6院士齐聚成都把脉“最具挑战的铁路” 早报讯 8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铁道学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铁二院承办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修建关键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成都拉开帷幕。记者从会上获悉,川藏铁路将建数十座1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其中最长隧道为42.5公里的易贡隧道。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向西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到拉萨,线路先后跨越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易贡藏布、雅鲁藏布江等七大江河,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被公认是“最具挑战的铁路工程”。
仅就隧道而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何华武介绍,为克服地形高差,绕避不良地质,川藏铁路出现了众多埋深大于1000米、长度超过20公里的超深埋超长隧道,根据目前的方案,还未开工建设的康定到林芝段、也是全线最难建设段,就有隧道843公里,隧线占比84%,其中3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就有6座、总计204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康林段隧道总里程比北京到郑州高铁还长!
为攻克川藏铁路建设难题,规划研究、勘察设计等前期环节开展了很多科研。川藏铁路勘察设计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朱颖介绍,在川藏铁路采用了“空、天、地”一体综合勘察,以“减灾选线”理念确定线路走向,多年来在穿越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建设领域形成的高墩大跨桥梁、复杂环境隧道、路基变形控制及灾害防治、牵引供电系统和监测预警等科研成果,也将运用于川藏铁路。
此外,对超大长隧、超长跨桥的运营,以及适用于艰险山区大坡道的动车组、机车车辆等关键技术,相关铁路机构和部门正在研究中。
此次在蓉召开的学术研讨会,聚集了中国工程院的6位院士,以及全国高校、科研院及铁路建设全产业链上的近300名知名专家,他们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铁修建关键技术”研究报告集体把脉,以期形成中国高铁穿越复杂艰险山区修建关键技术的研究、建设最新成果。这些成果将运用于川藏铁路、成兰铁路等在建、拟建或规划中的复杂艰险山区铁路。 (王眉灵) 新闻推荐 图为23日,“小小检察官”们分成“公平”“正义”“廉洁”“为民”四支队伍开展团队拓展活动昨(23)日,成都市检察机关举办...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