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专心翻译马克·吐温 迁居成都贫病逝世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08-22 05:30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五十年代,张友松与大翻译家曹靖华、傅雷、汝龙齐名。他先是应邀到北京,参加宋庆龄创办的英文刊物《中国建设》的编辑工作,后来又经好友推荐,去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上了“特约编译员”。

张友松做了“特约编译员”后,不要八小时坐班,出版社还包了他所有翻译作品的出版,给予其很高的稿酬标准待遇,按月预付每月三百元的稿酬,预付费从未来出版的稿酬中扣除。这样的待遇当时只有极少数德高望重的文化人才有。张友松的待遇,据说仅次于月预支稿酬四百元的周作人。

在优渥的条件下,张友松接受好友、著名翻译家萧乾的建议,专心翻译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作品,成为“专业户”。据说,他是继朱生豪之后,以“一对一”方式翻译外国作家的专门翻译家。这个模式后来成了翻译界的一个优良传统。

这段时期,张友松翻译了八部马克·吐温的作品,包括《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等,共两百多万字。此外,他还翻译了几十万字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可谓译著等身。

81岁的时候,张友松与老伴离开北京,迁居成都,由下岗的小女儿照顾度日,生活过得艰难。

张友松偏居成都,无声无息地隐居在一处冷清的角落,被世人彻底遗忘了,甚至连对面邻居都不知道这个“张老头”究竟是干什么的。他的小房间里,书桌像一座小山,堆满了各种报纸、样书、信件以及大大小小的各色药瓶、衣物和其他杂物,很难开发出一尺见方的“净土”来。而他的大量译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的。

1995年,张友松病逝于成都杜甫草堂西侧一间阴暗陋室,时年92岁的白发独眼老人,不得不搁置手中的放大镜与译笔,结束长达六十多年的翻译生涯。

“没有人为您发讣文,没有举行像样的告别仪式,没有人为您树碑立传。”张立莲在《怀念我的父亲张友松》里如是写道。 据株洲日报

新闻推荐

东风渠边将添一巴适休闲场所 东风渠成都理工大学段景观改造 预计9月初竣工并向市民开放

河道总长648米(其中河道左岸198米河道右岸648米)景观改造工程总长846米沿河步道景观、休闲游憩区、庭院LED灯……成都城东...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专心翻译马克·吐温 迁居成都贫病逝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