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您坐车,我来推!”

来源:贵港日报 2018-08-16 10:58   https://www.yybnet.net/

王晖

张大千喜绘荷花,既作泼墨写意之荷,亦以工笔重彩写朱荷,还仿唐人装画法画金碧荷花。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其蛰居成都时,因画朱荷常遭画界议论,认为他标新立异,违反了荷花色彩的常规。其实,文艺最需要创新。何况,画墨荷就遵循荷花色彩常规吗?此类訾议本不值一驳。只是,张大千性格易于趋众,听闻不认可之声,心中自不免惴惴。

据包立民撰写的《张大千艺术圈》披露:有一次,张大千与余啸风、杨孝慈、丁少鹤三位友人在成都乘独轮车同访老诗人林山腴。途中谈起画朱荷之事,余啸风对张大千说:“君往好写朱荷,颇为时贤所议,予力为君解嘲。画家以笔墨为先,岂得以形色求之耶?”张大千未及作答,不料一位独轮车夫却言道:“世上真的没有朱荷吗?《洛阳伽蓝记》不是写道:‘入其后园……见朱荷出池,绿萍浮水。\’”接着,车夫又引经据典,连举数十条荷花典故,说得张大千一行大为诧异。

抗战时期,祖国西南地区萃聚神州无数文化俊彦。由于物质匮乏,许多博学鸿儒为养家糊口,自己或家人不免屈尊俯就,赚钱补贴日常所需。在云南昆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和潘光旦、袁复礼等教授的夫人合伙制作取名“定胜糕”的点心,送至冠生园寄售。闻一多在大学课堂讲授楚辞、唐诗之余,还挂牌治印,并到中学兼课;夫人高真有时去摆地摊,售卖家中暂时用不上的破旧衣服。吴晗除上课外,整天去桥头钓鱼,给生病的妻子补充营养,并将租房中用不着的房间分租与人,当起了“二房东”。失去教授职位的罗隆基则经营茶叶生意……四川成都文化人当时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读到包立民钩稽获取的这则轶事,我首先想到的是,这车夫莫不是一位文学教授或植物学家吧?他可能是为了免除家室之饥,不得已才暂且“客串”车夫,凭体力换取果腹之物吧。唉,真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大约,他那天拉车途中,听到大千数人交谈,感觉车中客竟为无法确定此等早见诸典籍的事情而烦恼,不免过于低能,一时技痒,便“黄鼠狼掀门帘——露一小手”,却立时给张大千孱弱的心房注入了强魂壮魄的元气。张大千从此放笔大画“朱荷”,并常抄《洛阳伽蓝记》中的这段话作题跋。今天,看到张大千创作的六条屏风《泼彩朱荷》在香港苏富比二○○二年秋拍上成交价得两千零二十二万港元,《钩金红莲》在香港佳士得二○○四年秋拍上以一千零十四万三千七百港元成交,《泼彩红荷》在中国嘉德二○一一年秋季拍卖会上以九百五十四万五千元人民币成交……我总想到那位学问极佳的无名车夫,不禁生发“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之感慨。真不知道,在广袤的民间,究竟还卧藏着多少像“独轮车夫”这样的饱学之士!

谈及文人画创作,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也就是说,“文人画”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作画者腹中须蓄垒万卷诗书。正因为界内存有这样一条评判圭臬,画还是那样画,但录下《洛阳伽蓝记》中的这段文字作题跋,张大千下笔就理直气壮了。荷还是那种荷,但题跋借了《洛阳伽蓝记》中的这段文字来壮威,异议者也就偃旗息鼓了。宋儒作诗,推崇“无一字无来历”。于“大千画朱荷”这桩公案中,我们亦可觑得“文人画”创作领域存在的过度尊崇经典、片面炫耀知识的“典籍势利”端倪。

其实,此类文化固执现象,中外皆然。董桥讲过一则学术界的“学位势利”故事,说牛津名教授Jenkyns当年不慎在校园跌了一跤,两位大学生急忙上前要扶他起来。趴在地上的教授看到远远有个硕士正向这边走来,居然对大学生叫道:“停一停,我看到街上有一位文学硕士走过来了。”待到硕士扶Jenkyns起来,教授谢过那两位大学生,随即把他们打发掉。

我常发痴想,抗战时期的那一日,在锦城坐车的如果不是张大千,而是牛津名教授Jenkyns,聆听独轮车夫的点拨后,他会作出何种表现呢?这位极端“学位势利”的教授,是否会急让那掌持车把、推车行进的车夫住脚,自己赶忙跳下车来,比划着告诉这言明朱荷出处的珠玑满腹车夫:或许,会这样吧!

包括“学位势利”、“典籍势利”在内的“文化势利”,固然可笑,但此意识间亦常蕴涵着对学识之极端尊重。以研究《庄子》、《淮南子》等闻名,先后在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任文科教授的刘文典,放言“文学创作的能力不能代替真正的学问”,素来轻慢新文学创作者,对写小说的沈从文尤其鄙视,常丑语奚落。但对于真有学问者,如:陈寅恪,则极端尊重。据说刘文典得悉西南联大聘请沈从文为中文系教授,月薪三百六十元,勃然大怒:“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沈从文该拿四块钱。可我不会给他四毛钱!如果沈从文都是教授,那我是什么?我不成了太上教授?”

瞧,一生自视不凡的刘文典,对真有学问的陈寅恪,不也倾情推崇,赞赏有加吗?

新闻推荐

是游还是学 英国游学火爆现象调查

新华社记者张代蕾暑期海外游学正热,但怎么游,学什么,可能是多数中国家长和学生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游学概念起源地之一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您坐车,我来推!”)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