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突然一阵大雨,让磨子桥路口出现了小拥堵,“代哥,你看咋办?”入职不久的辅警望着代曰波,“这种雨天的小拥堵主要是因为路滑,驾驶员放慢了速度,有的又没按照导向车道走。” 代曰波分析完原因后,带着辅警很快就将路口的小拥堵排除了。
代曰波当了8年交警,时间并不短,和他17年的军旅生涯相比,还不到一半的时间。“心底对‘制服\’有一种情结,觉得那是男子汉该穿的,无论是军装还是警服,都让我觉得很自豪。”他说。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情结,让代曰波无论是在军营还是警营,都通过踏实努力的工作,得到了尊敬、得到了赞许。
19岁参军入伍 17年军旅生涯不怕苦不怕累
代曰波是重庆丰都人,19岁那年,他背上行囊离开家乡,到云南参军。参军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听大人的讲述,还是从书本上看来的故事,都让他对军人充满了崇拜,对军营充满了向往。
来到部队,年轻的代曰波很快就适应了,他说这可能和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有关,不怕吃苦,经常干农活,身体素质也很不错。通过刻苦训练,他进入了特务连,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被推荐到昆明专门学习驾驶。经过大半年的学习,他熟练地掌握了驾驶技术。
代曰波所在的部队距离边境线很近,他的任务便是运输物资,他告诉记者,当时的条件非常辛苦,特别是7、8月的时候,天气炎热,那时的卡车上没有空调,一遇到下雨,还可能断路,只有用马匹把物资运进去。
“十几台甚至几十台车一起,有的路段刚好容一辆车经过。”代曰波说,多打一盘子、少打一盘子都过不去。一次运送物资的时候,车在路上小心行驶,路下面就是一条大河,车突然颠簸了一下,一位战友从卡车上翻了下去,差点掉进了江里。“一趟下来确实非常辛苦,但既然选择了穿上军装,那就要不怕苦不怕累。”代曰波说。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他又成长为成都空军某部的汽车连连长,负责运输任务。在军营一待就是17年。
“老中医”警长 一线“望闻问切”保畅
36岁那年,他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转业选择。因为对“制服”的情结,他脱下军装穿上了警服,有人不理解他的选择,对他说,当交警好苦好累哦,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工作。代曰波的理由很简单,他不怕吃苦。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交警。
昨天,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新南路片区巡逻,他现在是这一片区的警长。“这一片区挨着春熙路片区,现在正值暑假,来旅游的人非常多,稍不注意就容易拥堵。”代曰波说,附近还有磨子桥路口,南北和东西向的车辆在此转换,九眼桥片区小酒吧多,车流量和人流量都非常大。说起这里的交通情况,他如数家珍。
其实,经过8年的一线磨炼,代曰波已经是个缓堵保畅的高手。他善于观察,像个老中医,用“望闻问切”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在日常巡逻中他发现,二环路棕树路口经常车多缓行,他仔细观察发现,路口只有一根左转车道,而左转进城的车非常多,导致反堵直行的车辆。找到症结后,他立即向分局建议增设一根左转车道,很快,他的建议得到采纳,路口的拥堵也得到解决。年轻民警、辅警向他请教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沉下心来,不怕苦不怕累,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本报记者 何良 文/图
老照片由一分局提供
新闻推荐
市政府与中国银行签署“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金融合作行动计划 罗强刘连舸出席并见证签约
本报讯(记者常斐)昨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银行“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金融合作行动计划签署仪式举行。市委副书记、市...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