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无趣的铁人 病人的恩人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大美医者汪克纯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7-19 02:4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摄影 谢明刚

心血管界圈子很小,专家开会常聚在一起的,就那么些人,来自“非知名医院”的汪克纯为什么能占据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心血管病患者很多,心脏问题非同小可,病人就诊首选名院名科名医,来自“非知名医院”的汪克纯为什么门诊和手术都门庭若市?

汪克纯作为博士于2011年被引进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他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科室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城东片区心血管病患者、特别是急性心梗患者的就医路径。要问“为什么”,答案就隐藏在汪克纯的故事当中。

恩人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永远都记得住。”

今年4月中旬一天的凌晨12点,一名51岁的林姓患者突发急性心梗,被工地的工友急送市六医院。接到电话,汪克纯匆匆从家赶来,但病人却表现出对医生和医院的不信任,提出要马上转院。同病房的患者发话说:“汪主任那么知名,人又好,你还转院!”病人将信将疑留下了。汪克纯马上为病人实施介入手术,将已经堵塞的血管打通,之后专门吩咐手下医生护士悉心照顾。出院的时候,患者为最初对他的不信任表达歉意,并说:“汪主任,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永远都记得住。”

从不信任到信任,汪克纯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情。刚到市六医院履职之初,半天专家门诊,只能看几个到十几个病人,需要做介入手术的心梗病人都选择转走。而今,他半天专家门诊,要看50—80个病人,中途水都没法喝一口。

为什么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汪克纯说:“病人的动机很简单,选择医院和医生,就是要看好病、解决问题。所以技术必须过硬,另外服务必须过硬,让他们得到全面的照顾,两者缺一不可。”

汪克纯的技术有多过硬?他自己说的也许不算,旁人的认可更重要。川大华西医院心血管专家时常会参与疑难病的交流,就急性心梗这种病,他们说:“以前到市六医院看到的是一般手术,现在到市六医院,看到的手术没几台是简单的。”

对高难度手术的不断突破,让病人选择留下来,而且,获救的他们都将汪克纯当成了恩人。这“恩人”的背后不仅仅是手术救命那么简单,对每一个病人,汪克纯都会将自己的电话给他们,除了在飞机上打不通,其他时候都能提供服务。“他简直就是我们的‘120’,普通问题,一个电话让人安心;复杂问题,接到电话保准及时安排入院检查治疗。”龙潭寺一个70多岁的老病人说。

铁人

今年4月,他半夜急赴医院开展急诊手术16次,平均两天一次。

汪克纯是个“铁人”专家,从他工作中抽出一天就可以看出他是如何“铁”的。

2018年5月30日那天,他顺利做完5台急性心梗介入手术,下午5∶30准备下班,去参加一个晚上召开的学术会。刚要走,一个急性心梗病人送来了,需立即手术。他冲进介入手术室,做到晚上7∶30才结束。他赶紧去参会,会议结束,已经是晚上9∶30了,回家洗漱休息,凌晨12∶00,接到医院通知,又来一个急诊患者。他紧急赶赴医院,做完手术都凌晨1点多了。回家睡觉,早晨6∶00起床,7∶30准时赶到科室,交班、查房,紧接着是半天专家门诊,接诊几十个病人。从下午2∶00开始,又是接连5台手术……“一天下来,感觉走路都是飘的了!”

但这已经成了他的工作常态,晚上休息无准点、半夜被叫醒去做急诊手术,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在今年4月,他半夜急赴医院开展急诊手术的次数就达16次,平均两天就一次。

这个铁人的“铁”,还表现在科室管理上。汪克纯是主推让病人自由选择医生的科主任,科室老病人居多,入院了,他就问病人:“给你安排上次管你的医生行不?他熟悉你的情况。”病人若说:“我换一个某某医生吧!”遵照病人意愿,换了医生,但接下来,汪克纯就表现出铁腕的一面了:病人不再选你,说明你服务有瑕疵,让他们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我们要寻找原因。对病人服务不到位的医生,停止他(她)一天收病人,作自我反省和检讨,认识到问题了,恢复收病人资格,没认识到,继续停!

医生是靠收病人并提供治疗服务拿绩效的,没病人对他们就是打击。通过这一招,科室医生护士想方设法改善服务,“医德”得到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室氛围彻底彰显。

有组对比数据:汪克纯刚到市六医院时,心血管内科年门诊量不过1.5万人次,年出院人数不过1500人次,介入诊疗年手术量不足百台次,病床56张,能住满的时间并不多,工作量排在内科系统的第三或第四位;而现在,心血管内科的年门诊量已达3万余人次,年出院人数4千余人次,年介入手术量达到1600余台次,工作量排名到内科系统第一名。

怪人

“不要怕家属闹事,手术做好了,他们每个人都会帮我们宣传。”

汪克纯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怪人,两个故事即可体现。

有一天夜里,龙潭寺送来一名急性心梗患者,汪克纯照例为他手术。术前,一名护士紧张地冲进介入室,凑在他耳边说:“汪主任,这估计是个麻烦患者,他的家属来了30多个人,聚集在走廊里黑压压一片,你可要小心啊!”他一听,说:“病人家属多不怕,这是我们的一次机会。”

内心的沉稳、技术的高超,让汪克纯有了这份定力。虽然手术难度高,但他依然顺利完成手术,让病人获救。他说:“我们医院不出名、科室还不出名,你不要怕家属闹事。手术做好了,他们这么多人,每个人都会帮我们宣传,何乐而不为?”果然,那次让医护人员紧张的抢救过后,口口相传,来了很多心血管病人。

在门诊坐诊,跟其他医生不同,汪克纯从不介意病患把自己包围。他把每个病人安抚好,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就诊,对每个病例,用通俗的语言告诉他们平时如何做,“有人认为病人围着破坏医疗秩序,我不这么看。每个病人情况不一样,我的每次讲解就是一次科普教育,大家都能听到,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他说,他经常下社区去做科普教育,“没发病的时候听和已经生病的时候听,效果都不一样。”

就是他的这种“怪”,为他聚集了大量的病人粉丝。

“无趣”的人

爱人从湖北来到成都几年,他一次都没陪她出去玩过。

常年加班加点,让汪克纯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在妻子的眼中,就成了一个超级无趣的人。他妻子经常埋怨说:“跟你这个人生活,太没劲!”他用一句玩笑的话应付过去:“谁说我没劲啊?我一到手术台上,啥劲都出来了!”

他说的是实话,无论自己有多么困倦,一旦进入手术,精力高度的集中让他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经常术后才发现自己因劳累而双腿打闪。正是对病人、对工作的投入,让他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为了照顾他,他的爱人停掉工作从湖北来到成都,而在成都这几年,一次都没陪她去玩儿过。

因为技术过硬、能力出众,汪克纯在心血管界为自己打下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他经常飞赴全国各地参加学术会议,在重要的学术会上,每年不低于5次上台分享手术经验,这样的频率,能做到的专家不多。

在参加学术会上,他又一次体现出自己的“无趣”。医疗专家工作劳碌辛苦,这是众所皆知的,因而学术会通常的安排是一天会议、一天休闲。然而,汪克纯从来不享受这样的待遇,他都是买最早的航班机票,抵达开会的城市,讲完课开完会,立即搭乘当天航班返回,从机场直接到医院。“科室里有些病人的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出现反复,我怎么敢放下他们去休闲啊!”

汪克纯的“无趣”导致他生活的荒芜,而生活的荒芜却带来了病人的安全和科室的发展。来市六医院的几年里,心内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病床从56张扩展到85张,能常规开展国内能够开展的所有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常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术、各种起搏器安置术、射频消融术等手术,年手术量达到1500台次,业务量增加了400%。科室专家门诊量从年不足500人次到现在的年4500人次,患者主要来自成都市和省内其他县市,也有来自省外和少数国外的。

新闻推荐

父母的爱让他们喘不过气:郑爽12岁离家 范冰冰被打到满背红印

最近,朱雨辰妈妈成了众多网友热议的对象,原因是朱雨辰带着妈妈上了一档单身独居男生的综艺节目。节目上,朱雨辰妈妈可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趣的铁人 病人的恩人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大美医者汪克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