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遭遇“碰瓷”流言之后的 “纠错”机制在哪儿

来源:市场星报 2018-07-19 01:02   https://www.yybnet.net/

“我们真的没有碰瓷,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刘德科还没从“碰瓷”的舆论漩涡中彻底走出来。6月8日,69岁的刘德科被一名小伙子推着电动自行车刮撞在地,却被人群围堵称他对高考生“碰瓷”。事后证明,小伙子非考生,并向警方承认自己撞了老人。(7月18日《成都商报》)

老人明明是被小伙子撞倒的,小伙子也承认了自己撞倒了老人,且双方进行了和解,更有警方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然而,老人却仍然被认为是“碰瓷”。从而影响到老人的生活。以致于变得连出门买菜都怕,需要复印事故认定书随身带。这看似是老人的“悲剧”,但实质上却是我们的共同悲剧,因为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成为那个莫明其妙受伤害的“老人”。

对于“碰瓷”,我们自然是深恶痛绝,我们自然痛打而后快。但前提是一定要分清这是不是属于“碰瓷”。对“碰瓷”的厌恶,体现着我们一贯的正义感。大家谴责“碰瓷”,互相提醒“碰瓷”,这是为了防止有人“碰瓷”,伤害到无辜的人。可问题是明明不是“碰瓷”,又如何能以讹传讹,伤害到老人呢?

老人被误会为“碰瓷”,应该说,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当时正值高考,而当事小伙子看起来像高考生,这种对高考生的呵护也加剧了对老人的误解。另一方面是当事小伙子并没有当场承认,再加上一些人的瞎胡闹,这样导致老人变成了“碰瓷”党。更为严重的是,老人被误认为“碰瓷”的事在网上发酵,毫无疑问,网络传播对老人造成了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的损害。本来,在警方对事实认定之前,谁都无权说老人是“碰瓷”,但内心焦虑的人是不可能有这份耐心的,想当然地且自以为是地认定为老人是“碰瓷”。诚然,老人可以报警,可以通过收集证据追究相关虚假信息传播者的责任,但由于涉及的人太多,追究法律责任的成本太高,这也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

对于当事老人来说,被撞倒受到的伤害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碰瓷”流言带给老人的伤害却是最严重的,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事情的真相已经大白了,老人的生活却无法回到正常的轨道上,那怎么办?在我看来,一方面需要当地警方有积极的动作。即便是老人没有主动报案,也应该积极帮助老人洗清“冤屈”。另一方面应该有律师对老人施以法律援助,帮助老人收集证据,让一些故意传播谣言者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作为普通人,更不应该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之前就任意传播不实消息,这不仅可能会触犯法律,更会伤害到别人,如果任这样的行为蔓延,我们都可能成为“碰瓷”流言的“牺牲者”。

新闻推荐

3米宽人行道陡变0.4米 能不能扩宽点? 部门回应:最快后天开工 修建斜坡缓冲带

锦江区武成大街金山大厦门口,3米宽人行道陡变0.4米“本来人行道挺宽,到这个地方陡然变窄了,一个人都要侧着身才能走,而且盲道...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遭遇“碰瓷”流言之后的 “纠错”机制在哪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