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感冒咳嗽老不好、颈腰椎老犯病跑、慢性胃炎、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接踵而至……每到冬季,很多老年朋友常常被这些看似并无大碍的毛病反复折腾着。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曾上劼支招:“不如来尝试三伏贴,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可采用三伏“天灸”疗法
曾上劼解释,“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该院治未病中心开展三伏灸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用中医“天灸(冷灸)”材料,做成发泡灸药,在每年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刺激相关肺经穴位,令其发泡,以防治呼吸道疾病,特别是预防各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为主的三伏“天灸”疗法。
三伏“天灸”疗法主要为慢性肺系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以慢性咳嗽,反复性感冒、流涕、鼻塞、胸闷、气紧、怕冷、咽喉疼痛、咽喉梗塞、咽喉粘痰等等的呼吸道功能失调为特点的疾病。
三伏“天灸”具体操作
1、每次贴药时间,一般以1到2天为好(儿童贴药时间在半天左右),只要在所贴灸药的穴位上出现了水泡就达到了治疗效果。
2、贴药的稍后一段时间,皮肤会有轻微的发热感、刺痒感,或者灼痛感,这种感觉都是人体能够耐受的,个别病人如果有特别刺激的感觉时,应该取掉灸药。
3、贴药后皮肤会出现水泡,是进行天灸祛除寒邪、痰浊、水湿的正常反应。一旦出现水泡,可以首先用消毒之后的针具,放出水泡中的液体,尽量避免抓破水泡,避免引起感染。如果水泡破溃,形成创面,应该在24小时内不要沾水,避免感染。
4、天灸之后,往往会在所灸的穴位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褐色色素,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会自行消失,但是身体不会有任何不适感觉。
三伏“天灸”注意事项
在此,曾上劼还特别强调,在使用三伏“天灸”防治各类呼吸道疾病的时候,忌食各种燥性、辛辣、厚味、滋腻补益的食物,禁食海鲜等发物。饮食搭配最好以细粮、素食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选择符合自己年龄、体质和当下季节特点的运动方式。只有如此,三伏“天灸”才会真正达到防治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效果。
2018年三伏灸时间:
7月17日(星期二) 初伏庚日时节
7月27日(星期五) 中伏庚日时节
8月16日(星期四) 末伏庚日时节
本报记者 邓婧
新闻推荐
“喜在眉头乐在心,年逾古稀仍年轻”,老年朋友们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今天的物质不再匮乏,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