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紧急“小救援”,一次走心的观察,一个暖心的节日在天府一小串联成一堂暖心木工融合课程。
课程融合,不仅局限于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在学校雅正课程的支撑下,课程融合拓展了维度和宽度,实现了课程与生活的融合、课程与传统佳节的融合等。近日,一堂小朋友与爸爸共同制作的鸟窝课程便是最好的体现。
现场:
爸爸负责设计图
孩子当起小助手
“爸爸,你来锯木头,我负责给你递工具,给鸟窝上色……”现场,一位小朋友给父亲安排完工作后,拿起手中的表格,仔细地核对着制作鸟窝的步骤,随后,依次为组内的其他成员分配了相应的工作。
一切就绪,孩子们和爸爸开始了鸟窝的制作,整堂课爸爸负责用锯子对木头打磨,小朋友则负责当助手,整个课堂井然有序。
“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这样活动让我和孩子增加了情感上的交流,”陈先生表示,平日最多陪孩子玩玩小游戏、散散步,很少会一起完成木工制作,“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一些,以后我也会多花点时间,陪着他一起成长。”
陪伴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鸟窝制作的课程中,也有家长表示,自己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厉,很多时候习惯用大人的视角去看孩子,缺少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孩子看到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不能总是用成人的感知去要求他们,相反,家长更应去探究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去引导他们。”
暖心:
一次紧急“小救援”
老师用课堂给出答案
谈及这课堂,天府一小创客教师郭强向记者道出了背后的故事。他回忆,当时一群小朋友站在石阶上张望。正当他充满狐疑时,一个小女孩朝他跑了过来,嘴里喊着:“老师,老师,救救小鸟。”
在孩子们的指引下,郭强看到一只小鸟被困于玻璃夹层内,无论小鸟如何扑腾翅膀都无济于事,这可急坏了孩子们。他先将小朋友带回教室,并向孩子们承诺:“救小鸟的事放心交给老师。”
“我起初以为孩子们顽皮,心想等孩子安全回教室后,将他们的名字记下来,让班主任给点小惩罚,没想到是我误解了他们的爱心。”说到这,郭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就会发现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在孩子们回到教室后,他遵守了承诺,救出了被困的小鸟。
小鸟是学校的常客,如何避免类似的尴尬又能拓展孩子的爱心?一堂给小鸟制作家的课程应运而生,加之当时恰逢父亲节,于是邀请爸爸和孩子一起完成了鸟窝制作后,将鸟窝有序地安放在校园里。
校长:
无处不课堂
任何事物都是教育的媒介
“一堂孩子与父亲共同完成鸟窝制作的课程,让我看到了设计课程老师的用心,学校一直希望老师们能在牢固的专业基础上继续提升教育的空间,拓宽教育的外延,这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状态,任何事物都是教育的媒介。”谈及这堂暖心课程,天府一小校长谢东云这样评价到。
在她看来,学校应是开放的学习中心,学生、老师、家长是学习共同体。三者应彼此成全,不断生长,实现成长。“孩子们给小鸟制作一个‘新家\’,从现实生活需求出发,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是课程与生活的融合的体现”。
她谈到,整堂课“融合”是精髓,其综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大学科,并通过学科之间互相支撑,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培养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多个角度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雅正课程的精髓所在。同时,课程与节日的融合恰到好处,“围绕父亲节的主题,学校通过朗诵、唱歌等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而这堂与父亲一起完成木工制作的课,则是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父爱,我相信与父亲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成都商报记者 许雯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行走在乡村绿道,空气里弥漫着葡萄特有的香甜,迎面走来的老乡送来一句客家话的问候,绿道深处,传承300多年的刘家龙正舞得精彩...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