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村绿道,空气里弥漫着葡萄特有的香甜,迎面走来的老乡送来一句客家话的问候,绿道深处,传承300多年的刘家龙正舞得精彩……昨日,记者走进龙泉驿区洛带镇的宝胜村,全村95%以上的村民都是客家人后裔,这个远近闻名的成都客家文化村经过十余公里的乡村绿道,将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客家祠堂、桃花古寺、锦家祠等文物古迹以及百亩葡萄基地串联成线,构成了一条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绿色乡村旅游风景线。
世外桃源 紧邻大都市的客家村落
上午9点过,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后的宝胜村更是空气清新、绿意盎然。
从成都市区前往宝胜村十分快捷方便,沿改造一新的成洛大道一路向东,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宝胜村。与车城大道的工厂林立、成洛大道的车水马龙相对,刚进村便感觉来到了一片世外桃源,顿时没有了都市的喧嚣。村道两边种植的是成片的葡萄、李子、丰水梨、玉米等,时下即将进入夏收的时节,各种果实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足以感染到每个人。
以村委会广场为起点,乘坐上电瓶观光车,我们开始了当天的绿道之旅。“经过这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已经形成了十余公里的村道,通到全村的每一户人家和历史文化观光景点,村级绿道也就是在这十余公里的村道基础上升级而来,下一步区上还将引入重大文旅项目,进一步打造和提升我们的乡村绿道。”村党委书记何旭当起了导游,他介绍说,宝胜村紧邻洛带古镇,是成都地区为数不多的客家聚落,也是国家级绿色村庄和成都市级古落村。全村3700多人,有95%以上的村民都是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迁川的客家人后裔,客家祠堂、碑林至今保留完好。
客家舞龙
传承300年的文化习俗
沿乡村绿道前行,道路两旁,整齐有序地分布着当季水果、农家菜,黄澄澄的龙泉驿丰水梨挂满了树枝,紫色的是黑宝石李子,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葡萄林……从宝胜村村委会出发,几分钟后,便来到了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刘家大院。
正巧,刘氏家族正在练习舞龙,几名壮汉高举着一条9节长龙,在龙珠的引领下,长龙上下翻腾,栩栩如生。“一年一度的客家水龙节快到了嘛,我们做点准备。”舞动龙珠的刘大盆介绍说,刘家龙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传承至今有181代了,从江西迁徙到四川洛带宝胜村算起,已有十代传人,他是刘家大院的第六代传人,“刘家水龙、刘家火龙”在川西坝子舞龙界中有着响当当的名气,每一年的洛带客家水龙节、火龙节都是舞的刘家龙。
记者了解到,在刘家大院,根据不同的场地和表演要求,备有两条九节长龙和一条19节的长龙,成立了刘家男子龙、刘家女子龙、刘家娃娃龙和板凳龙等几支专业舞龙队伍。
修缮提升
再现客家人的生活
“舞龙是刘氏家族的传统,也是客家的一种精神图腾,现在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刘大盆介绍说,舞龙是有着复杂技艺的活动,特别是龙的制作工艺很考手艺,以前扎龙都是用竹子作龙骨,麻布作撑皮,一旦下雨麻布被浸湿,对舞龙的人来说就相当重,舞起来也特别困难。现在就改用铁丝作骨,布料为皮,既方便保存,也不用担心龙身过重了。
据介绍,目前,刘氏家族成立了“宗亲联谊会”,每逢过年过节都会举行舞龙活动,平时分散在各地的刘家后人都会赶回来,以祭祖、舞龙等形式传家风、诵家训。
“刘家龙、刘家大院,是我们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何旭介绍说,刘家龙为省级非遗项目,刘家大院也是市级古村落,前不久由市、镇两级共同拨款对刘家大院和刘家宗祠进行了修缮提升,现在刘家祠堂内设有客家文化馆、农耕文化馆等等,游客们可以感受客家生活以及客家传统耕作方式,体验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产城融合
绿道串起的乡村旅游
乘坐电瓶车,沿绿道一路前行,在绿色的果园、菜园里穿行了20多分钟,终于来到了宝胜葡萄基地,进入园区,一排排整齐壮观的葡萄大棚令人惊叹,带着玫瑰味的葡萄香味扑鼻而来。
行走其中,感觉整个葡萄基地就是一个大公园。葡萄文化广场、葡萄景观长廊、葡萄主题休闲亭,将一片片葡萄种植地连接成景,美不胜收,每一处都是拍美照的好地方。何旭介绍说,这个葡萄基地有200多亩的规模,由村合作社负责基础设施和景观的打造,并指导村民们进行有机葡萄的种植,现在已经有夏黑、玫瑰香、美人子、巨峰等十多个优质品种。
“基地葡萄的每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采取认养的方式,每年8月我们会举办葡萄采摘节,今年在葡萄成熟之际,还会举办采购节。”何旭说,游客不仅能在葡萄园里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还有客家文化表演、文艺演出,采摘累了,还可以现场学说客家话,品尝客家饭也别有一番风味,别以为这就完了,晚上的时候,还有草根明星带来的歌舞表演,在葡萄架下,乘乘凉,喝点夜啤酒,吃点烧烤,回归田园的乡村旅游一定会让游客流连忘返。
沿着绿道,还可以一路感受宝胜村的客家文化,村里有唐代遗存的千年古刹、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桃花古寺;最具川西林盘特色的锦家祠翠竹林曲径通幽、清新自然,而每年举办的各种传统客家文化活动更是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据介绍,目前,龙泉驿区正周密规划宝胜村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引入社会资金重金打造“宝地胜景”乡村旅游与产业配套区,还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乡村绿道,进一步实现人产城景融合发展。
唐玉林 本报记者 张渝 摄影 胡大田
新闻推荐
早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宣扬不吸烟的理念。今年的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中国工程院院...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