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翟
有一阵,我住在北京,被迫吃了一段时间西红柿鸡蛋清水面后,格外怀念成都的“华兴煎蛋面”。说来,都是西红柿煎蛋,却有朴实和豪华之分。北方的煎蛋,应称炒蛋;锅中放油甚少,符合现在健康标准。蜀中煎蛋,却一锅旺油,将鸡蛋在油中,翻滚一炸,炸至金黄才起锅,配料也是七八种,面煮好了,配料垫底,金色鸡蛋铺在面上,色香味俱全。
“华兴煎蛋面”是成都华兴街的一家老字号,有人用这个品牌在“白夜”不远处开了家联盟店。酒醉人酣之后,是极好的解酒之物。“华兴煎蛋面”鼎盛时,半夜四五点都座无虚席。成都人爱吃“鬼饮食”。“鬼饮食”,顾名思义,就是在黑暗中出没的人吃的饮食。成都是一座不夜城,半夜两三点吃夜宵,是常事。最初的“鬼饮食”,都是小贩肩挑手提,走街串巷买卖的。后来,才落地生根,升成小店。人民公园附近有一家“老妈蹄花”,是标准的“鬼饮食”。因为,这条街,白天是绝对不让沿街摆放摊位的。但是,到了晚上,就没人管了。城管自己下班后,都会到这里来,吃一碗肥而不腻的蹄花。闻名已久,有一次,我与朋友半夜前去,车刚到街上,好几个人扑上来抢客,把我们吓一跳。
因为在正店之外,有几家借势的店,也都叫什么什么蹄花,以掩人耳目,混淆真伪。我们随便进了一家也称正店的,一吃,蹄花果然名不虚传,与众不同。“老妈蹄花”后来因为一个国际性的宣传片,一夜在全世界成名了。后来,这家店也更新换代,变身为成都名小吃店了。这都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了,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都不够吃,哪有鬼的饮食?晚上正餐之后,也都没有什么餐饮了。记忆中,成都小吃店颇多。当年,从商业街提督街到春熙路一带,著名的小吃店,全都在此。
提督街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是一个商贸繁荣的地方。1949年前,成都有名的“精益醋庄”“三江鞋店”“大可楼海式包子”,都在这条街上。三国历史人物刘、关、张的“三义庙”,最早也在这条街上。再往前,便是有名的总府街,成都最有名的小吃“赖汤元”“龙抄手”,就在这里。小时,父亲常带我去提督街的劳动人民文化宫,看电影,或看篮球比赛。文化宫左侧,是一家有名的小吃店。记得好像叫“古月胡”,好记的名字。“古月胡”门口有一只大锅,里面翻炒着三合泥。师傅带有表演性地翻炒锅里的食物,锅里主料三宝:炒面、花生仁、白芝麻,辅料就很多了,我也记不清。三合泥,用当年匮乏的猪油制作,光香气就勾人饿肠。1960年代末,动荡年月时,猪肉可比猪油贵。猪肉要肉票,一个星期只能吃一次;猪油,则可以每天炒菜放一勺。所以,许多人都用猪肉票买大肥肉,熬猪油。所以,那又香又腻的三合泥,真是大受欢迎,每个周末,都有人在店门口排长队。
今天,三合泥已无人问津,在传统小吃的名单中,也被淘汰了。究其原因,三合泥太油了,不符合当今人们的少油健康观念,具有“三高杀手”之嫌。这家店里,很有名的小吃还有红糖糍粑。红糖糍粑,是成都过年时,让人流口水的小吃。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来临前,全院家家户户抬出一个小石磨,家家泡了糯米,用石磨推糯米。我和小伙伴们总是约好一起磨糯米,这样就可以边磨边聊天。有时,七八台小石磨并列在一起,七八台磨子里,流出白白的米浆,像一排排的小瀑布,煞是好看,煞是壮观。磨子出浆的一端,用布口袋扎好,磨好的米浆吊起来,沥干水分,最后晒成糯米粉。煮汤圆时拿出来搓成汤圆,包进芝麻心子就可以煮着吃;在火上煎一下便成糍粑,黄豆炒熟后磨成粉,煎好的糍粑,在黄豆粉里一滚,再蘸白糖或红糖,就成了又香又甜的红糖糍粑了。关于红糖糍粑,还有一个段子,说农民插秧,饿了就幻想:等我发财了,我就在田两端,各放一碗糍粑。插秧插到这边,我蘸一口白糖;插到那边,再蘸一口红糖。我蘸了白糖蘸红糖,蘸了红糖蘸白糖,巴适惨了。这说的是穷人想象富人的生活,也说明红糖糍粑在当年也不是便宜的食物。
上高中时,我在一位同学家,吃到一碗地道的鲜花椒素面。这一吃如醍醐灌顶,让我瞬间领会了川菜的真髓(我是北方裔,家里饭菜还是比较温柔)。初入,沁人口舌;继而,口舌生香;然后,滑入心脾,一时,如通体透亮,竟有浑身酥麻之感。人们说:川菜,味在麻,不在辣,说的就是这个。从那天以后,我对花椒情有独钟。花椒的香味,实在是难以言说,在麻得双唇颤抖时,体会到的那种精神上的欢欣快感,只有四川人才能理解。花椒不但香浓,也算食材中最有文化的种类吧。最早在《诗经》中,就出现过花椒的倩影,说明中国人民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品尝花椒了。古时,宫廷用花椒渗入涂料,以装饰墙壁,称为“椒房”,给宫女后妃居住。后来,就以椒房比喻宫女后妃。也因中国人好以形状物,花椒树果实累累,遂成为子孙繁衍之象征。爱上花椒后,我顺理成章地爱上了提督街一家小店卖的牛肉焦饼,后来,也顺理成章地爱上了顺兴老茶馆里的军屯锅盔。成都人管烧饼叫锅盔,牛肉焦饼和军屯锅盔的诀窍,都在于将大量的花椒面揉进面团中,再用油煎得酥黄,吃起来,既香又脆。有一年,学者李陀、刘禾来“白夜”做活动,在我家附近的顺兴老茶馆,吃了一次军屯锅盔,吃后大呼上瘾。刘禾一口气将剩下的十四个锅盔,全买了,带回北京,放进冰箱,每天早上,拿出来当作比萨饼吃。
新闻推荐
“我们十分看重中国西部,尤其是四川成都,希望借助众多合作基础,在成都设立巴基斯坦文化中心。”在刚刚召开的成都市对外开放...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