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申民辉(右)与社区居民交流
去年9月成都市召开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有了长足进展。
昨日,全市“大讨论”活动之“建设新天府、贡献金点子”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如何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进一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这是最受市民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成都市在推进社区发展治理方面有着诸多创新之举的黉门街社区,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推进社区发展治理,要重新构造社区物理空间,在社区里形成多点位的服务,同时还要考虑生活化、显性化、去同质化。
空间布局
一中心多点位 打造15分钟生活圈和文化圈
如何重构社区物理空间?在基层和居民打了多年交道的申民辉也见证了居民对社区中心从“盖章”、“调解纠纷”到“多种服务”的需求转变,“现在居民对社区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行政化的,更多的是综合服务的社区”。他以黉门街社区为例,除了社区服务中心,黉门街75号已经形成了子非书院、国学、扎染、蜀绣等十多个项目的服务,居民每天都可以接受免费文化服务,将节庆文化变为常态文化,让高端文化融入老百姓生活。
此外,黉门街34号,则聚集了青年群体,可以在此进行电影分享、交友、户外游,英语角等。黉门街36号则正在成都市首家社区森林书吧,再现森林场景,居民在此可进行蘑菇种子现场体验,包括将引入“奶奶厨房”,将街景文化引入其中。
目前,黉门街社区已经成立了成都首家服务居民的社区公司——四川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申民辉出任公司董事长。在他看来,居民可以参股,从被动接受服务的末端转变为参与服务的前端。作为公益性企业,公司将拿出20%的盈利,进入社区公益基金,支持本社区开展扶贫帮困、助老、助残、社区居民及子女教育等各项公益项目。
“这么多的点位将构成社区服务中心之外的文化服务、生活服务等内容,更多地满足老百姓需求。”申民辉建议,社区治理一定是功能上的生活化打造、形体上的亲民化打造。
社区治理
生活化、显性化、去同质化
让资源和需求相匹配
申民辉认为,成都每个社区的状况各有不同,社区治理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资源背景,切合实际和老百姓的需求,资源和需求要相匹配才能做最好的服务,一定要老百姓看得到、摸得着,把社区各项内容生活化。同时,社区治理还要考虑显性化,让老百姓体会到成都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实在。去同质化,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治理不能同质,城市社区是要居民生活需求,农村社区更要注重乡村振兴战略,让老百姓增收。
此外,申民辉还建议,社区的发展治理一定要把社区硬件和服务设施用起来。从思想上和政策的跟进上来说,在基层社区发展一定要和成都的发展方向相契合,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申民辉心中,社区综合服务体要满足“两头一中间”群体的生活服务需求——一头要关注老年群体的康养、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另一头则是小孩,将优生干预、出生缺陷干预普及到社区。而对于中间群体,就需要充分考虑其居家生活服务,买菜、换灯、开锁这些生活中的琐事,一定要从小切口让居民感受到便利。
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 摄影记者 王勤
新闻推荐
想请病假但是并没有病怎么办?成都龙泉驿区某高校学生王某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定制了假的医院公章,按需伪造病情证明和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