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何晓蓉
打开一个人的“朋友圈”,多少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三观,就算是营造一种理想人设,大多也能看出此人的追求和兴致。打开一个城市的“朋友圈”,大概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走向,即便不能反映历史的全貌,也能管窥这座城市的雄心和奔赴目标的姿势。
“中国西部发展迅速,而成都更是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未来。一定要亲自来感受下成都的发展潜力。”这是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2013年12月造访成都时的一番感慨。
从2011年美国副总统拜登、2012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到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访蓉,成都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这些“大人物”的访华日程。从财富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到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更何论已连续举办多届的西博会、欧洽会、创交会,2017年成都已成为中国第四、西部第一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国家元首和国际重大会议纷纷选择成都,究竟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从人民网、新华社到国内知名媒体《第一财经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的一次又一次地专题解读,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成都“朋友圈”之所以热闹非凡的个中端倪。
有一种答案是——“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其中蕴藏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世界再次期待分享”“未来就在这里,在成都,在中国。”还有一种答案是——“成都是‘新一线\’城市的标杆,关注成都,就是关注中国经济的潜力和未来。”
“朋友圈”里的成都,正学会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来审视和谋划全球化背景下成都开放发展的问题;在与国际友人打交道的同时,成都主动学习和研究国际规则,正逐步养成用国际规则和惯例处理对外事项的行为习惯,努力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在蓉领事机构17个,国际友城34个,在蓉世界500强企业281家。如果有一款类似“旅行足迹”的“国际朋友圈”小程序,成都这个“玩家”无疑将位列中西部城市首位。数字仅仅是表面,背后的逻辑分析,往往才是小程序抓取数据的核心。
透过成都的“朋友圈”,我们看到成都的深刻认知: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既是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服务中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使命,也是推动大城崛起、冲刺世界城市的时代抉择。
透过“朋友圈”,我们看到成都的运筹帷幄: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谋划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通过打造国家级国际交往承载地,切实把外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贸合作优势。
新闻推荐
打造“留学成都”教育品牌 大力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蓉学习
目前,成都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设立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最多的城市之一,“留学成都计划”成为成都市教育对外开放和自贸区建设...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