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600年前的端午香囊 在他们手中复活

来源:四川日报 2018-05-31 13:12   https://www.yybnet.net/

一枚小小的香囊,淡香温润而绵长,这个精致的锦囊更是中国人对端午的一种记忆。5月29日,成都西门的一间工作室里,毛罗超、张汉卿两位传统制香人正遵循明朝《香乘》的古法,制作端午香囊。龙脑、零陵香、辛夷、檀香、丁香、茴香、甘松这几味看似简单无奇的药材和传统香料,经他们选料、炮制、碾粉、定型、调制、窨藏、包装后破茧成蝶,600多年前古人佩戴的端午香囊在他们手中得以呈现。中国人自古喜欢香文化,早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佩戴香囊。春秋战国后,古人佩戴香囊风俗日盛。“老外喷香水,中国人挂香囊。"正是中华传统中的一大特色。在清朝,佩戴香囊成为皇宫的防病措施之一。乾隆帝曾发过“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的谕旨,当时人人佩戴香包,以避瘟疫。在四川,苏轼、花蕊夫人、薛涛都是玩香的高手。唐朝时,成都还有专门的香市。遵循古法制作手工香囊,工序繁琐,选料严格,如今已少有人制。毛罗超、张汉卿两人因酷爱传统制香,在2018年才动了制作传统香囊的念头。就拿甘松这一味在四川火锅和卤菜中最常用的香草来说,制作香囊必须人工清理掉所有的腐毛和腐叶,1公斤甘松只能清理出120克左右的根须,再用碾槽碾成粗粉。这些香料如果用机器碾压,既省时又省事。不过,高温碾磨后,植物固有的香气会直接流失掉,做出来的香囊气味就很难持久了。香料比例的搭配也很有讲究。要还原古人制香时的“香气养神"的精妙,要反复尝试香料或药材,按君、臣、佐、辅进行配伍。君是主料,是香味的主基调;臣是辅料,增加整体香味的层次感、丰富度。只有君、臣、佐、辅各适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尽展其性。“香,不仅要芳香养鼻,更要养神养生,开窍开慧。"这个过程是最难的。有时,为了搭配一个味道,毛罗超往往要反复几十次。搭配好了,一个这样的香囊香气能持续很多年,越是淡雅越值得回味。古人说,自端午后,五毒皆出,身佩香囊,以最天然的方式驱除病疫。毛罗超、张汉卿制作传统香囊,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安然度夏,身爽心怡,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闻推荐

洁尘:扮靓阳台 提升城市颜值

洁尘,作家,现居成都,曾供职于媒体和出版社,已出版《华丽转身》《提笔就老》等随笔和小说30余部。居家、写作、弄园艺……洁...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问责 浮世绘2018-05-31 00:00
评论:(600年前的端午香囊 在他们手中复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