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光韶
那天,汽车驶离成都西南行一个多小时,来到了临溪河畔,西来古镇。我是蒲江人,但从小在外闯荡,今是初次回到这里,一切感到新鲜。
耸立于古镇中心的泡桐树群,白花花偌大偌大几大片,挺拔高峻,绽入云天,我们老远就观赏到它灿烂雄劲的风采。春风徐来,万千朵花儿笑靥微微,似在对归来的游子,不,更似在对百代的过客招手致意!而我心灵也悄悄地涌动着故乡花、故乡树、故乡人,你们好啊。
西来,已有1700多年历史,曾经是临溪县县治所在地,以临溪河为名。清康熙三十四年(1696),县令李绅文借用“佛法西来”的典故,改临溪场为西来场。场上还保留着许多明清古建筑,有簸箕街、烟巷子、水巷子、花龙门子等,1200米长街,近700米小巷。
徜徉街上,古意苍茫。十多棵古榕树映入眼帘。它们大的要数人合抱,都是千年高龄了,仍葱葱茏茏,生机勃勃,涵养着西来的古韵,提供着夏日荫凉,又各自展示着风流佳话。比如那两棵“夫妻树”,树干在离地约2米处合抱在一起,合抱处长出许多根须,交织缠绕,合抱处下方约10厘米,两棵树干又伸出两只长长的“手”,如恩爱夫妻,紧紧相握。左边较细的是“妻子”,右边较粗的是“丈夫”。据传,南宋孝宗时,有夫妻二人草居于此,十分恩爱,死后化而为树。蒲江人,我国南宋著名理学家魏了翁先生闻之感慨:患难夫妻,生死相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成为连理枝。
街背面,临溪萦带,波浪不兴,浅山映翠,杂树青青。我们看见,在浓荫佳处,河岸较宽地带,迎春花烂漫的围墙边,三五张或十多张桌子,或品茗,或下棋,或麻将,荷包初挺的人们,近悦远来,欢声笑语不断。河对门,显得幽间,然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者也大有人在,我们今日晚餐佳肴,有可能来自那儿的鱼篼里!
最惹人情思的要数廊桥。这座长约60米,宽约10米,高约20米的桥梁,能遮日、蔽雨、挡风,故又听人叫它风雨桥。它长虹卧波,气势恢宏。几十盏红灯左右高挂,极显喜庆;有三十字长联警世,为四方祈福平安。联曰:
人到临溪人心可度人文万世祈人安
佛从西来佛光普照佛福千载缘福来
我们在桥上徘徊,聆听临溪河絮语静音,不由升起对故乡的眷念之情,想起大诗人李白当年出川远游时的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怜者,爱矣。
新闻推荐
全国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严打毒品犯罪 推进毒品治理 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推进毒品治理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全媒体记者刘如意)5月29日,全国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市...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