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贵州省平坝县平水机械厂子弟学校“六一”演出
1979年成都理工大学幼儿园“六一”合照
1962年“六一”黄女士与同学合影
六一儿童节·全城寻找61个精彩记忆
照片征集活动
征集对象 全城市民
征集要求 一张与“六一”有关的老照片,个人照、学校表演照、家庭照均可;照片请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并附上一小段文字介绍照片背后的故事
征集时间 5月28日~5月31日
参与方式 扫描右方二维码即可参与
照片展示平台 《成都商报》、成都商报客户端、成都商报官方微博、成都商报官方微信、成都儿童团官方微信等
也许在游人如织的景点,也许在灯光聚焦的舞台,也许是脸抹腮红,也许是满面素朴……不论在哪里,不论做什么,孩子身上的童真都吸引着父母的目光和手中的镜头。咔嚓一声,闪光灯一闪,一张照片凝固成一段可以反复观赏的独家记忆。这样的老照片,你家相册里有吗?
5月28日,成都商报面向全城读者及用户发起了主题为“六一儿童节·全城寻找61个精彩记忆”的照片征集活动,截至昨日20点,我们的官方后台已经收到两百余张老照片:有身穿一身帅气小“军装”,腰别小小塑料枪,威风凛凛的单人秀;也有眉间点“红痣”,脸蛋儿抹腮红,颈上扎粉丝巾,清一色身着纱短裙的集体照……不少用户动情地说:“时间真经不起回忆,人一下子就大了,真想坐上时光机,回去再过个六一,当一次无忧无虑的孩子”。
你还记得自己当年的“六一”吗?去哪里玩了?和谁一起?我们的“六一”老照片征集活动,今天已是最后一天,各位市民朋友得抓紧时间报名了。收集的老照片,将在成都商报旗下各大矩阵平台集中展示,在六一儿童节当天,成都商报还将精选其中部分照片登上报纸,定格你的这份特别记忆。
你我的六一
光阴的故事
【故事一】
幼儿园里最后一个“六一” “不雅”蹲姿被调侃39年
粉色纱状头花,背带裙配白衬衫,似乎是上世纪70年代末女孩们最爱的装扮。这张拍摄于1979年“六一”的合照,来自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四一班康皓冉的妈妈,“这张照片之所以回忆满满,还因为第一排的我摆出‘不雅\’蹲姿,每次聚会伙伴们都要再调侃,这一笑已有39年了。”
照片中的小主人们度过了在成都理工大学幼儿园(当年的成都地质学院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康妈妈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与外国友人合影留念,印象中照片里的女性是一位加拿大籍人,当天和我们一起表演了节目。”红砖青瓦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康妈妈说:“照片里的大部分同学经常来往,这份感情将会延续一辈子。”
【故事二】
1986年首次登台说相声 紧握回形针缓解压力
学校足球场上坐满了观众,一块红布包裹着麦克风,没有华丽的舞台,但“六一”节日气氛不减。这张照片拍摄于1986年的贵州省平坝县平水机械厂子弟学校,它的所有者是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一班李乐洋同学的妈妈。
“那时我们小学只上5年,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李妈妈介绍,当时表演的节目是相声,“老师选我出演,大概和我普通话标准,口齿伶俐有关。”不过,初次演出还是让李妈妈紧张不已,“听人说手里捏着回形针能缓解压力,我还真的尝试了。”
回想起当时表演的场景,李妈妈笑着说,“和我搭档的小男生很照顾我,在一旁提醒我打圆场,虽然他也紧张得话筒都忘了调整,但我们的演出还是备受好评,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三】
1962年的合照勾起久远回忆 想起来像孩子吃糖一样快乐
照片又黄又脆,四角爬着皱褶,像老人的皱纹一样又深又密。与照片的老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面站成三排的十一个青春少女。她们有的穿着花裙子,有的身着白衬衫,衣饰简单清爽,清一色戴着红领巾,笑脸盈盈,浑身上下无不散发着青春活力。
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照片是1962年六一儿童节照的。当时我在成都二中念初一,那天二中高63级四班的三个大姐姐(后排左三、左四,中排左一),带着我们在春熙路的‘火星\’相馆照下这张照片。”
黄女士笑着说,“那时的具体情景,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每次想起来,都像孩子吃了糖一样开心与快乐。如今几十年过去,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我想对那些年头和那些人说一声,我很怀念他们。”(赵雨欣 沈兴超)
新闻推荐
“乘客要到哪里,线路开到哪里” 小学生上学坐“专线” 成都公交创新试水
锦华路二段,家长接到孩子后乘坐B081路位于南三环路三段内侧的蓝光·凯丽香江是个万人小区,目前正式设站的公交站点,最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