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租车上扫码就能直接购买零食饮料、享受按摩服务……这些新装备正在多个城市的出租车上搞试点。对此,有出租车司机表示,自己可以从中分成,净赚一个月的伙食费;有乘客则表示担心,这样的销售行为是否会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发现 出租车上开便利店、装按摩椅
来自深圳的黄女士日前在上班路上打到了一辆车身贴有“袋鼠”标识的出租车,原来,这是一辆装有车载便利店的车子。上车后,她按照习惯坐在出租车后排,看到自己面前有一个装有各种零食的透明分类口袋,里面装有汽水、薯片、猪肉脯等十多种零食饮料。袋子上方还有一个二维码,提示乘客可以通过扫码选择、付款,然后便可以享受相应的零食。
还没来得及吃早饭的黄女士扫描了袋子上的二维码,便进入了“gogo+”的界面,她选择了一袋坚果集合、一根母亲牌牛肉棒和一瓶雀巢咖啡后,用微信付款25元,黄女士的早餐就在车上解决了。“很方便,虽然品类不算多,但在车上购物和用餐这件事很适合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黄女士表示,经常加班的她也习惯了晚起,早上的时间特别紧张,别说早餐了,连化妆都要在上班路上搞定;如果可以在路上解决早餐,对于自己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除了车载便利店外,成都乘客小郝在乘坐出租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另一个新装备——— 按摩椅。小郝日前打出租车前往机场,上车后,他习惯性乘坐前排座位,刚坐好,突然感觉到车座“动了一下”,“类似按摩的感觉,然后大概按摩了几秒钟,就停了,我才注意到副驾驶座位被改造成了一个按摩椅。”小郝对记者表示。随后司机师傅指了一下小郝面前的广告,上面写着“微信扫码就可以享受出行按摩”,具体价格是“唤醒身体”5分钟3元,“通行气血”12分钟5元,“舒张筋骨”20分钟8元。微信扫码后,小郝选择了“舒张筋骨”按摩,在线支付8元,便享受了一路的按摩服务。
追访 的哥卖零食每月净赚一两千元
gogo+车吧平台的负责人陈燕军向记者介绍,公司推出该项目是为了给出租车司机增加收入,提升他们的服务质量;商品的进货价与售价之差都归司机,约有20%—30%的利润。在陈燕军看来,每一辆运营车辆(出租车、专车)都可以被改造成移动精品店,这些车辆车内放有货架展示商品,车尾厢装有货箱允许司机随时补充商品,有的还配备有冰箱存储商品,满足乘客在出行时的零食、饮料、日常用品等需要。他们从一级供应商处拿货,然后在出租车司机充电站统一安排自动补货柜,方便司机进货且不耽误工作时间,充电休息的时候就完成了补货流程。
来自gogo+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10月项目落地以来,越来越多的司机从中受益,单车最高月销售额从6000元提升至15000元再升至29000元;2017年10月,有司机师傅首次突破10万元的年销售额。目前,成交记录最多的师傅已经成交4427单,年收入十余万元。gogo+的数据显示,目前通过gogo+培训的驾驶员平均收入在 1 0 00 —2000元。
争议 有乘客担心的哥推销商品影响安全
不过在车载便利店出现后,一些乘客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运营中的机动车体积越小,安全隐患相对越大,司机会不会因为推销商品而分心,影响交通安全呢?”对此,陈燕军回应记者称,“我觉得还是要以事实来说话,我们已经做了两年多,还没有因为销售,或者说驾驶员和乘客沟通而出现安全事故的。”
还有的乘客质疑第三方存在的价值,直言道,“在出租车上卖东西,为什么需要一个第三方平台来做?司机直接进点货再卖出不就行了吗?”对此,陈燕军介绍道,“我们还开展了‘gogo+商学院’项目,通过对司机进行礼仪培训、服务培训、销售培训、技巧培训等,提高司机的服务质量,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除了销售商品之外,gogo+车吧还有“网上商城”“预约司机”等功能。网上商城功能类似电商,顾客下单水果生鲜、日用护肤等商品后,司机也可以获得分成;预约司机则允许乘客直接选择指定司机为自己服务。记者看到,在gogo+车吧的“个人中心”,选择“预约司机”功能,输入出发时间、出发地、目的地,就可以挑选此前为自己服务的司机。“出租车最宝贵的资源其实是乘客,不过我们一直很少做留存工作。gogo+车吧的出现,恰好为每台出租车弥补了这个短板。”
展望 主管部门对车载便利店尚无统一监管政策
目前,除了gogo+车吧外,还有魔急便、汪汪便利等车载便利店项目,其中魔急便还拿到了金沙江创投等投资人的融资。
不过,车辆的扩张是各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是一些出租车公司出于政策原因的考虑,暂停了装有车载便利店项目的车辆运营。对此,上海、武汉等多个城市的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对此暂时没有明确规定,怎么管理,还在研究;也有深圳的出租车公司表示,目前不允许该类经营活动,一旦发现就要处罚;而来自武汉的多家出租车公司则表示,在不影响安全行车与保障乘客权益的情况下,鼓励有关部门将这种无人售货架安到出租车上,以满足乘客需求及增加出租车司机收入。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20日上午,由成都市建委征集的30位市民代表,参观了首次亮相的锦江绿道样板段,现场进行“打分”。河堤两岸川剧脸谱的涂鸦...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