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20,我爱你。我们今天聚在这里有一个缘分,就是我爱棋。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要讲的题目是《做最好的自己——成长的思考》。做最好的自己,才有能力爱自己想爱的人。”国际象棋棋后谢军如此娓娓道来。昨天,由成都市体育局、成都日报社主办,成都棋院、成都市棋类运动协会承办的“运动成都·党报读者杯”棋城讲坛在成都棋艺学院迎来了第二位重量级嘉宾——中国国际象棋第一位世界冠军、国际特级大师谢军。全市近300名青少年国际象棋爱好者及家长、基层教练齐聚一堂,聆听这位被誉为“国际象棋的一座丰碑”,同时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建树的女性,分享她的人生经验以及她对国际象棋、对什么是爱的思考。
成都,谢军从小就很向往
讲坛上午10点开始,8点多时就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入场,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的,“我看过她第一次拿世界冠军,那时候非常激动。现在我的娃娃在学棋,有机会来听她的课,当然不能错过。”家住青羊区的陈先生表示。开场前半小时,会场近300个座位全部坐满。
成都对谢军来说毫不陌生,棋手时代她经常来这里比赛,现在她也会时不时来参加一些活动。谢军表示:“我小的时候,一说到成都就很向往。那时候国际象棋我们中国最厉害的女棋手就是成都人。”谢军说的是鼎鼎大名的“蜀中二兰”,“刘适兰老师,还有赵兰老师,非常了不起。虽然也比我大不了多少,但也要喊老师。”谢军表示,“今天来了这么多家长和小朋友,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和小朋友们分享怎么下棋,怎么下好棋,怎么做最好的自己,特别是结合今天5月20日,我们聚在这里有一个缘分,就是我爱棋,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全面,这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一个主题。520,我爱你,我爱棋,做更好的自己。”
怎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谢军不只在国际象棋领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为了此次讲坛,她特意做了非常生动又详细的课件,以便让小朋友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怎样做最好的自己?谢军以国际象棋的规则来比喻:“小朋友们都知道,国际象棋的小兵冲到底可以升变,我们这些小朋友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虽然不一定能做到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但我们可以通过下棋得到许多好的品质,同样可以达到升变的目的。”谢军道出她的感悟,“成为最好的自己,挑战不在于别人,只在于自己。这是我这么多年下棋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经历得多了就会发现,只要自己做到最好,即使输了,也会很欣慰,因为做到了最棒的自己。每件事都做到自己的最好的话,能成为自己的冠军。这是最低的标准,但很大可能会成为全场的冠军。”
成功属于最努力的人
在昨天的讲坛上,谢军和小朋友以及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拿世界冠军、第一次本科毕业、拿到硕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的各种经历和心情,“27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世界冠军赛,我从来没想到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打破欧美那么多年的垄断。但是你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踏踏实实地向你周围的人学习,尽你的全部所能,这个奖牌属于大家的,这个赛场真的属于最努力的人。”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的时候,校长祝贺谢军,“祝贺你,我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谢军说:“(当时)眼泪都下来了。”的确,跨领域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功,谢军做到了,而且是边下棋边取得了学位,一切在于“我想变得更全面”。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她说:“不在于取得什么学位,更宝贵的经历是这些学习的经历教会了我怎么去努力,怎么去做最好的自己。”
怎样下好棋,川航机长告诉你
怎样下好棋?谢军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还专门举了最近的川航英雄机长的例子来教小朋友们何为“为比赛做好一切准备”,“对川航机长的访问有两点让我很感动,他说之所以能成功着陆,有两条原因,一是他开这条航线已经有100多次了,二是他早就已经无数次在头脑里做好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的预案。”谢军表示,“尽管这种情况几十年上百年一千年一遇,但我们的机长依然早就做好了准备。做好这种充分的准备,就是做到最好的自己。”谢军以她最喜欢的一句诗为本次讲坛画上句号,“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做最好的自己)”。
家长们感慨受益匪浅
近一个小时的讲坛结束后是现场交流沟通环节,谢军与基层教练、小棋童、家长们就学棋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之后她耐心地为小朋友们和家长签名、合影。一位在石笋街小学就读的10岁小朋友学棋已经4年多,目前是三级棋士,他拿着谢军自传排队等待签名,他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次听课感觉收获非常大。以前总想着要好好下,取得好成绩。这次听了课我感觉一切只要踏踏实实去做,这种态度是最重要的。顺其自然,静待花开。”这也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我也感觉非常开心,和这么多小朋友、家长交流。”谢军表示,“国际象棋是非常好的运动,我希望更多的小朋友能喜欢,也希望他们不管在什么领域,都能做最好的自己。”本报记者 赵婷
特别关注
小学阶段,下棋比上学难多了
谢军与棋童、家长及基层教练现场交流——
结束了近一个小时的讲坛后,谢军与现场的小棋童、家长以及基层教练进行了愉快的交流。面对各种问题,谢军回答得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基层教练:现在的学生有很多的学业和兴趣班,该如何协调文化课与下棋之间的时间呢?
谢军:我想问问我们在场的小棋手,如果你们已经上学了,你们觉得下棋和上学有矛盾吗?(小朋友齐答:没有。)因为我也是从一个棋童成长起来的,我自己觉得一点都没有矛盾。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业不是很紧张的时候,下棋比掌握课本上那些知识点要难多了。其实这个阶段,学习基本是不断地强化和重复,那么如果方法掌握得好的话,这个时间完全可以省下来做别的事。但到了初中、高中阶段,可能我们有很硬性的任务,比如迎接中考,迎接高考,这时会发现时间需要合理分配。这个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需求来分配。实际上你的棋到了足够高的水准,可以达到专业队水准时,你完全可以靠棋力的资质,获取进入一所很好的大学的门票。只是在中间提高阶段会有一些棋手面临这个问题。时间的分配是一门学问,掌握得好的人会有更多收获。
家长:小朋友学棋的时候,家长是否该随堂学一下,回去好做指导?
谢军:这是个好问题。我们很多家长会下棋,有的不会下棋。我觉得在孩子最初学棋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去试听一下,特别是不会下棋的家长朋友,你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孩子对棋的兴趣如何,但长期陪读不建议。最初阶段能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能说话、练棋的对象,能了解他的兴趣点,就足够了。对那些会下棋的家长,我的建议是什么呢?更加注重和教练、老师的沟通。我们有些家长会经常自己给孩子订训练计划,这也没什么不好,孩子到了一定水平后,给他加量是可以的,但在孩子最开始学棋的时候,可能会和教练有冲突。孩子从不会到会,初级阶段,教练的水平也许不一定比家长高,但对小朋友而言训练计划足够了。后期家长可以适当参与。
学棋儿童:你能下赢你的教练吗?
谢军: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教练,到后来我的水平已经能赢绝大多数教练了。但到最后我的教练是叶江川老师,在国家队下世界冠军赛时他是我的主教练,有时候还有其他教练来参与。因为我的教练都是男棋手,比赛下棋可能我会亏一点,平心而论,女棋手和男棋手对抗会稍微吃力一点。我想跟我们的小棋手说,当你的水平提高以后,一定不要把目标局限在我赢了某个人。我们有个特别客观的指标就是等级分,当你们等级分相差没有多少时,可以说水平差不多;如果等级分差很多,即便这盘棋赢了,你也得老老实实承认:我差一点。因为我的等级分一直没有超过我的教练叶江川老师,即便正式比赛中他没有下狠手赢我,我还是承认他比我强一些。
家长:学棋过程中,能推荐些国际象棋的书吗?
谢军:现在国际象棋的书很多,但质量不一,有一些论坛里有比较多的分享,比如某部书可能质量不是最高的,但有些章节可能很好,可以挑出来做实例分享;有些可能整本书评价很高,但对小棋手来说厚厚一本书也很难有耐心看下来。如果家长有可能的话,可以帮孩子把把关,也可以和教练沟通一下,选择一些来分享,不一定要孩子从头看到尾,因为确实挺耗时间的。
学棋儿童:学棋遇到瓶颈期该怎么通过呢?
谢军:(乐了)好专业的问题。瓶颈期是什么呢?可能就是你在低谷期时间长了一点,有时候弄得你都不想下了。这个时候其实有很多方法,有的时候需要胜利来振奋一下,跟教练反映一下,教练可能安排跟水平低的棋手下几盘,开开杀戒可能就振奋起来了。也可以参加一些容易打的比赛,取得一些比较好的成绩。当我们处于低谷时,就会不自信,有时取得几场胜利后自信就回来了。还有就是我们的技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觉得怎么老是这些东西,没有突破,这也是正常的。很多棋手特点都不一样,所以我建议小棋手根据自己棋的特点去下功夫,不要分心,因为以你现在的年龄,你真正的瓶颈期还早着呢。
家长:小朋友才刚刚学棋,需要去参加不同的比赛吗?参加比赛会对小棋手各方面有什么提高呢?
谢军:小朋友在学棋的时候,比赛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方式。现在的各种比赛很多,要和教练做好沟通,让孩子参加适合他的比赛。比如国际象棋比赛,青少年阶段最有名的比赛是李成智杯。如果有的小棋手学棋时间不长的话,家长说想带他去参加长长见识也是可以的,但让孩子在那里从头输到尾,那就不仅是长见识了,因为这种比赛对孩子而言难度太大了。如果学棋时间不长的话,参加一些区域性比赛更合适,最好的比赛是孩子有赢有输。当然,随着他水平的提高,冒尖的时候,比如在李成智杯取得很好的成绩,那么这个时候他的才华一定会被发现。例如在四川,成都棋院就会发现你了,再进一步,叶江川老师也会来找你了。本报记者 赵婷
新闻推荐
草莓音乐节结束后,非遗博览园地铁站很多人不愿意排队买票过安检,跳闸机逃票进站——有网友将此拍成视频并发到网上,大家纷纷...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