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成都商报专访“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候选人 90后诗人剖析90后诗人:要警惕一味地模仿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5-21 01:14   https://www.yybnet.net/

首届草堂诗歌奖专为90后设立了“青年诗人奖”。逐步成为青年诗人“主力军”的90后诗人,有哪些人入围?他们的诗歌有怎样的特点或弱点?他们又在关注什么?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了入围“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的6位90后诗人。

李柏荣 1997年出生,山西吕梁人,现就读于南通大学文学院秘书学专业大二

马骥文:1990年出生,现居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出版有诗集《唯一与感知者》

王二冬 原名王冬,1990年出生,山东省作协会员,计划出版首部诗集《东河西营》

记得 本名李梦凡,1998年出生,江苏人,现居上海

李世成 布依族,1992年生于贵州晴隆,现为《山花》杂志编辑

树弦 1991年生于贵州石阡,苗族,现居贵阳,写诗兼写小说,曾获第三届淬剑诗歌奖

入围诗人谈入围

成都商报:请谈谈你的入围作品,

以及入围的原因?

李柏荣:我入围作品是组诗《一些爱着的人事渐渐变淡》。能够入围,我觉得源于这组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内涵,它们都是建立在我所经历的人事变迁与情感之上。这些人事和苦难是我诗歌写作的基石,也是我真正想去书写和关注的东西。

马骥文:《古尔邦集市》之所以入围,我想可能是评委们觉得它们不是太惹人讨厌,还有可读性吧。说实话,这对于我已经足够了。

王二冬:我一直在努力构建自己的文学坐标,入围作品亦不例外。这组诗关注当下中国乡村现状,关怀留守老人、乡村就医、外出打工、耕地毁坏等问题。将切身之痛写入诗歌,不回避问题,不虚构田园,应是其入围的原因。

记得:很惊讶,完全没想到能够入围。那些诗写得比较早了,基本上都是十六七岁时写的。所以我觉得可能年龄占了一点优势吧。

李世成:组诗《下班经过都司路高架桥》多是我参加工作后,以记忆和感觉引起的联想为基础写就的诗歌,它们是我阶段性的内心陪伴。能够入围,是评委对我诗歌创作的肯定与鼓励。

树弦:《隐蔽》这组诗并非要直接呈现巨大的事物,而是让它们寓于那些碎片化的记忆里,并在共时性的叙述结构中任它们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转变,甚至将乡俗俚语不刻意去雕琢而直接记录,从而达到还原乡村生活的场景。

90后剖析90后诗人

成都商报:90后诗人最容易陷入怎样的困境?

最应该警惕的是什么?

李柏荣:我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取决于个人的写作历程。对我来说,当下面临的困境应该是风格定式。毕竟我的创作经验还很浅薄,需要时间去寻找、尝试、转变直至成熟。

马骥文:所谓的90后诗人,他们的困境,按我目前看来,是如何勇于突破和革新自己身上养成的各种僵化习气。需要警惕的是一种封闭的诗歌观念,一种趣味化或平面化的诗歌解读方法。

王二冬:我最易陷入自我重复的困境,当一个诗人的作品看上去都很好或都很差时,就值得反思了。我们要不断去突破和挑战自我,诗人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其他人都是朋友。我最应该警惕的是自我懒惰和他人赞扬,保持最清醒的认知,写出具有辨识度的作品是我努力的方向。

记得:一味地模仿。真正有天赋的人很少,很多人在写作初期,靠着模仿快速成长。但也容易陷入这个圈子,写出的东西千篇一律。太多人越来越浮躁,把发表和获奖当作目标,忘了写作的初衷。

李世成:与同龄诗歌写作者交流甚少。于我而言,对诗歌的思考和认识别想太多也别想太少就好。

树弦:近年来,90后诗人被推在风口浪尖,这既是一个良性的开始(为诗歌注入年轻的血液),也是一个恶性的开端(陷入困境无法自拔)。如何在风平浪静后,清晰地看到礁石,专注于属于自己的书写,是应该去警惕的。

成都商报:有人认为,现在90后诗人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写作水平相较前几代诗人的同龄段高一些。但没有经历苦难,写作容易无病呻吟,不贴近现实,你是否认同?

李柏荣:对这个问题我持否定态度。诗歌的现实元素不只有苦难一层内涵,如果单纯地把生活苦难与诗歌现实挂钩,诗歌就会沦落到一种单向度的表达。90后所处的年龄层是18岁到28岁,很多知名作家诗人的成名作均是在这一年龄段写就。他们在这一年龄段中的视角也各不相同,但不能将其评判为一种与现实的疏离甚至是虚假。

马骥文:并不是苦难的生活才叫生活,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之中,怎么会不贴近生活呢?诗歌的写作,关键是需要有一颗敏锐的感知之心,和一条有效的转化通道。任何生活形态在诗面前都是平等的,重要的是如何来转化。无病呻吟的状态是存在的,但我不认为这个原因在生活,或许是他们还没找到一条有效而自足的写诗路径。

王二冬:90后诗人虽然没有经历过苦难,但是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与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尽相同的压力。文学的现实需要诗人通过文学精神去表达,时代既有高铁、墨子号、大飞机等宏大的主题,也有留守儿童、斜杠青年、居无定所等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否贴近现实,90后诗人写作的优势与劣态相并存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记得:我比较认同写出的诗歌容易无病呻吟,但这不仅仅是90后的问题。一味模仿,没有写出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才是无病呻吟的原因。诗歌永远属于极少数有天赋的人。

李世成:“写作水平”,仁者见仁。“生活苦难”,看怎么去衡量,有时心尖的一粒沙足抵一座山。在我看来具有生活意义的一切均为“现实”,不管为何而写、怎样去写,只要真实,哪怕虚构,都是有意义的表达。

树弦:无病呻吟,自古有之。然而,无病呻吟跟有没有经历生活的苦难并没多大关系,在获取信息方式多元化后,生活经历的不足是可以扬长避短的,就像写科幻题材的作者,他们难道真的抵达过火星?

成都商报:请介绍一下你的最新创作?关注的焦点?

李柏荣:我最近正在完成一部中篇小说,题材是关于特殊时期乡村环境中的现实与人性。同时也在准备一组诗歌,旨在关注当下城市里各种边缘人物的生活状态。

马骥文:因为时间与学业的原因,最近的写作比较稀疏。比较关注诗歌的道德与正义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涉及诗歌最本质性的美学原理。

王二冬:上个月整理完首部诗集《东河西营》,算是对自己这些年诗歌创作的一个总结。最近或说下一步的创作方向依旧是不断丰富我的文学故乡,重点关注“小人物”和“小事物”,比如一条蛇的乡愁、一只蚂蚁的城市观等。人和万物应该平等、和谐相处,人只是系统的一部分,再小的生灵也会发光,再大的事物也有斑点。

记得:我父亲3月份去世,最近写的都是关于他的。似乎我是在用这种方式思念他,但更多时候根本不愿想起那段痛苦的记忆。从他一病不起到去世,我几乎每天都陪在他身边,也让我对死亡有了新的看法和思考。

李世成:最近诗歌写得比以往少、比往时慢,这种慵懒状态一定程度上使我安心。基于自身的合理需要,我尽可能去建造一个理想的“世界”,赴其境域重新面见欣戚。

树弦:在写《光阴替人受戒》系列,关注的依然是乡村的进化、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照由受访者提供

年度青年诗人奖入围名单

李柏荣:《一些爱着的人事渐渐变淡》(组诗),《草堂》2017年第12期

马骥文:《古尔邦集市》(组诗),《诗刊》(上半月)2017年第12期

王二冬:《王二冬的诗》,《中国诗歌》2017年第6期

记得:《记得的诗》(组诗),《扬子江》诗刊2017年第3期

李世成:《下班经过都司路高架桥》(组诗),《江南诗》2017年第4期

树弦:《隐蔽》(组诗),《诗歌月刊》2017年第3期

新闻推荐

从交子到二维码 成都,下一站码商之城?

编者按我们每天都与他们擦肩而过,或者发生联系。他们可能只是一个每天起早贪黑经营着小餐馆的小老板,可能只是一个公交站台...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成都商报专访“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候选人 90后诗人剖析90后诗人:要警惕一味地模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