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在接受媒体采访。
80后海归创客李耀。
和创客们激情飞扬的表达欲不同,人群中的李耀,显得稳重内敛。
4月9日,由他在成都创办的公司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本轮所筹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公司完成博恩思全系列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注册认证以及商业化上市前的准备工作。4月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耀表示,目前微创手术机器人已完成了动物实验,正在完成注册认证相关工作,最快2019年产品将正式面世。
80后的李耀,是典型的海归创客。李耀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即出国深造,先后成为美国马里兰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研究员,目前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访问科学家。2012年,李耀受邀回国。彼时,医学技术已经高速发展。从微创到介入,到无创,从超声、核磁共振成像到术中导航定位,从传统器械到能量器械,以及护理、康复机器人的出现都表明,医学自动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美国,从2000年开始,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横空出世为契机,聪明的手术机器人正不断解放医生的工作,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
传统手术,对医生既是体力的挑战,也是精力的挑战。医生必须手持器械完成手术。而借助手术机器人,医生只需坐在控制台上,通过观看手术画面,对手术机械臂上的微型器械进行控制,即可实施手术。
在国外工作多年的他,敏锐地觉察到这一节点的到来。2016年,李耀在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成立公司,致力于精准外科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及临床应用。同时,公司也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机构,聚集了一批世界顶级机器人及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家团队。
在开发前期,他们走访了国内大量医疗机构,实际调研一线医生对医疗机器人的需求,力求打造一款符合国内医生手术习惯的专科医疗机器人。为了近距离接触到医生的工作,他还专门跑到医院手术室“跟台”,一台手术下来,可能要站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这一跟,就跟了好几年。
“每一个医生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听取医生的建议。”李耀说,产品的设计最终要以用户为导向,为解决医生和患者的痛点“对症下药”。 通过多年微创手术的跟踪,结合临床大数据,特别针对国内微创外科临床需求,由他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微创外科机器人即将面世。
来自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国内主流手术机器人。数据显示,其在2016年全年的销售额为27亿美金,同比增长13.4%。净利润为7.36亿美金,同比增长25%。2017年的调查显示,全球最忙的3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都在中国,已做4万余例手术。
和国外的机器人不一样,李耀所研发的手术机器人,重点关注腹腔镜外科。“微创手术并不容易掌握,医生看到病患身体内部情况是与手部操作的方向相反的。”李耀说,“就像珍珠奶茶,明明看到‘珍珠\’在左边,但吸管需要向右才能喝到。所以,医生需要手、眼、脑的高度配合。”机器人手术将医生的视野与手术的操作匹配统一,大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特别是针对微创手术专科化临床需求,他们重点突破人机交互控制核心技术,实现了机器人外科与传统微创外科手术设备的有机融合,让微创外科更加智能、精准。“每台手术都包含海量实时数据,如术中影像、生命体征、医生操作以及手术器械等信息。”李耀说,智慧的“手术大脑”通过深度学习掌握外科数据,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与手术辅助,从而提升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作为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目前全世界已有33个国家、800多家医院成功开展了60多万例机器人手术,手术种类涵盖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学科。据预测分析,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至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规模有望达到114亿美金。
谈到下一步发展,李耀透露,由他们研发的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手术机器人有望在2019年面世。“未来3-5年,我们希望实现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微创领域的核心布局,包括前端诊断、影像、术中、术后及整个服务体系建设。”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想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孟浩)小龙坎等企业计划通过蓉欧快铁拓展跨境电商海外市场、丝路易购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作为2018全球跨境电商·成都大会的重要配套之一,昨日,成都跨境电商园区发展投...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