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诗人的何向阳,1980年开始诗歌创作,出版诗文集有《青衿》《思远道》《梦与马》《自巴颜喀拉》《镜中水未逝》《锦瑟》等,其诗风凝练,犹如一股清泉,在诗歌界备受推崇。其中,诗集《锦瑟》入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小众书坊“中国好诗第三季”。
作为文学批评家的何向阳,多年从事文学理论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其理论集《夏娃备案》《立虹为记》《彼黍》,专著《人格论》等作品,在批评界口碑甚高。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
随着80后、90后一代的成长,青年作家在文坛上正形成自己的文学气候。由成都市文联《青年作家》杂志社、华西都市报社、封面新闻联合打造的“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将目光聚焦在年轻一代,致力于推动文学新锐力量发展,受到业界瞩目。
青年作家有哪些优点值得嘉许?文学青年该如何训练自己?受邀担任“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专业评审之一的实力派女诗人、文学批评家、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时,对文学青年、年轻作家分享了自己的文学心得。
2月11日,由成都市文联《青年作家》杂志社、华西都市报社、封面新闻联合打造的“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启动后,受到文学圈写作界、评论界的热烈反响。在参评投稿邮箱中,也已经收到多篇读者推荐、作者自荐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发掘人才,打捞佳作,主办方邀请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四川省作协主席)、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何向阳(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程永新(《收获》杂志主编)、宗仁发(《作家》杂志主编)、穆涛(《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梁平(《青年作家》杂志主编)等多位文学界资深人士担任评委,组成强大的专家评审委员会阵容。名单公布后,也受到文学界人士的瞩目,“强阵容,大动作!”的好评声络绎不绝。
华语青年作家奖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如今已启动第三届,何向阳虽然是首次担任专家评审团成员,但她对该奖项有高度的关注。“这个奖已经举办两届。反响很好。在全国范围内,对青年作家的创作推动,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我看来,这个奖瞄准青年,是非常有眼光的,很有创新性。青年作家有三个特点:对时代和现实生活的高度敏感。他们所处的年龄段,对新事物的感应、接受能力、反应能力都非常强。对新时代的变化、发展,尤其是对现实生活有非常敏感的一面。而且,很多青年作家已经显示出非常有实力的一面。第二,对新信息的借鉴和学习能力非常敏锐。当下是一个信息时代,全球化社会,我们中国又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的青年更善于站在世界文学的平台上,汲取世界上优秀的艺术创作手法。而且,年轻一代,外语水平普遍高,很多人能直接阅读世界文学范围内的优秀原文。第三,吸收、转化的能力很强。前辈作家,一般都是需要相当长的沉淀期,十年磨一剑。现在的年轻人更善于高效、迅速把所思所想转换成自己的文本表达。比较敏捷。”
作为在文学中浸润很深的资深人士,何向阳也分享出她认为青年作家在文学之路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文学是一项长跑事业。年轻人要保持可持续性,以免后劲儿不足。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方法可以有效使用。第一,多进行经典阅读和深阅读。在浅阅读、碎片阅读盛行的时代,作为一个作家,光是泛泛地获取资讯和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多读经典,中国古典的和国外的名著。比如俄罗斯文学、法国文学等。随时提高自己处理生活、将之转化为文本的表达力和思考力。这就需要哲学、美学功底都要加强。第二,阅读只是一个方面,是二手的经验。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多补充营养。现实生活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一个人青年时代对美的感受力很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永远不要放弃对美的感受力。如果对美的感受力减弱,文学写作就会非常受影响。比如,春天的花开,我们对亲情、爱情的感受力,人与人的关系。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正在发生的美,保有深沉的爱的感情,你写出的文字,才可能是能够点燃他人心中的深沉的爱的。”对于“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何向阳作为专家评审之一,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我希望看到,年轻人有独特的艺术手法,对现实生活表现关切,让我眼前一亮。”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晨迪)近日,小甲(化名)来到蒲江法院,从执行局书记员和中国人保财险蒲江支公司工作人员手中领取了执行悬赏保险金3000元。据悉,这是成都市首例执行悬赏奖励。小甲是一位热心的线索举报人,他向蒲...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