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苗
历史似乎正在重演。滴滴和快的之间的腥风血雨还历历在目,美团打车和滴滴之间的血拼又上演了。据称美团打车3月21日进军上海后,第三天实现了日订单突破30万的惊人战果,并宣布已在上海拿到市场的1/3份额。前后脚的功夫,3月27日,高德顺风车也在成都、武汉上线,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招募车主,以“零抽成、全公益”的面目直接挑战滴滴。
网约车市场,又被搅动一池春水。棍子仍然还是那根棍子——烧钱大战。据测算,通过“前3单立减14元”,对司机只抽8%(比滴滴少12%)等,美团的单均补贴达到40元左右。而高德更是打出了“0佣金”旗号。左看右看,这一轮竞争的打法都和上轮如出一辙。
作为消费者,当然期待充分的市场竞争,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更优惠的价格。美团之所以能快速入场,恐怕也和部分消费者厌倦了滴滴一家独大的心理有关。眼前的对供需两端的高额补贴则更是吸引力十足。但冷静下来想想,这种价格战真的于消费者有利吗?
资本是逐利的,现在被用户和司机薅的羊毛早晚得用另一种方式还回去。就像饿了么前段时间推出的“准时达PLUS”服务,就被认为是到期“收割”。长期来看,扭曲的价格战也可能会让市场陷入无序状态。目前来看,上一轮大战时的“马甲车”、刷单骗补等乱象又如约重演了,鱼目混珠的结果,重则增加安全隐患,轻则影响出行体验。
回想网约车诞生的初衷,不过是提高车辆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目前这种混战,可能恰恰相反,模糊了共享经济的精神内核。
对企业而言,长期烧钱终不是长久之计。即使对于暂居网约车市场老大的滴滴打车而言,其盈利能力也一直备受质疑。据媒体报道,滴滴出行2017年整体亏损或达3-4亿美元,新生的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确实是各方长期关注的对象。
滴滴的赚钱之道还没解决,美团的烧钱热情来势正猛。对于都有背水一战的互联网基因的他们来说,这一战结果如何,实在难说。企业进军某个领域,自然是出于其战略布局的通盘考虑。但仍然让人忍不住假设:假如美团打车不再有单均40块钱的补贴,会怎么样?
答案显然不容乐观。因为同质竞争下,除了补贴战,暂时看不到美团还有什么更进一步的比较优势。一旦停止补贴,美团拿什么留住或者吸引更多的用户,更优质的服务还是更安全的体验?目前我们只看到了粗暴地抢占市场,却没有看到背后优良的用户体验以及颠覆原有打车模式的出现。
比美团的野心更加现实的是,美团在上海上线当天就被当地主管部门约谈。显然,在市场监管面前,单纯地烧钱也无法一味任性。摆在美团面前的,是继续靠单均40元的补贴战去征服一座座城市,还是依靠多年O2O生活平台拥有的庞大用户群做合理的价值延伸,显然需要理性判断。
毕竟,烧钱赢得的东西,来得快,成为灰烬的速度也更快。
新闻推荐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3月31日,在绵绵阴雨中,成都市磨盘山公墓举行了免费生态葬集体告别安葬仪式,39位逝者以生态花葬的形式进行免费安葬。逝者家属们在细雨中鞠躬哀悼,敬献鲜花和写有对亲...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