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城隍庙市场
城北城隍庙夹在花圃路和金华街之间,小沙河从旁边流过。这座城隍庙是成都城区五座城隍庙中面积最大的,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增修,占地面积最大时有60余亩,位置就在今天的城北城隍庙电子电器市场那一带。其建筑规模宏伟,殿堂装饰流光溢彩,殿廊设有大量精美的彩塑。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城北城隍庙尚存。从簸箕街拐进城隍巷,经过小沙河桥可直达城隍庙大门。那时家住花圃路,和小伙伴常去庙里玩耍。我们沿着花圃路的小沙河桥头拐入河边小路,走几步路就看得见庙门。跨过高高的门槛就进入庙内,大殿两侧边廊的木头栅栏里,有阎王、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五彩泥塑,将民间传说中的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的情节,仿真人模样表现出来。可以看到一些龇牙咧嘴的泥塑小鬼,正忙着把恶人拖下油锅,还有过刀山、下火海,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恐怖场景。当庙里人少,四周静悄悄时,那些狰狞鬼怪的模样,看着觉得瘆人。
“文革”期间,庙内泥塑被彻底砸毁,庙宇建筑则改为厂矿企业多余物资处理门市。成都市许多大型国企都在里面设立了门市部。那时我们热衷于自己安装晶体管收音机,经常进去淘零件,里面无线电元器件很多,也便宜,大大小小的电阻电容几分钱可买一堆。到上世纪80年代,北门城隍庙发展成为全国闻名、西南最大的电子电器交易市场。
特别难忘的是城隍庙书市。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中外名著为代表的各类文学书籍进入市场。当时人们刚刚从无书可看的文化沙漠中走出来,看书买书的愿望强烈,不管什么书逮到就不松手。那段时间我经常骑自行车去市区几家较大的新华书店转,看能不能抢到新书。人民南路、春熙路、骡马市、建设路新华书店,家家人气都很旺,新书一到就被排队抢空。那时,城隍庙多余物资交易市场门口,沿着小沙河边自发形成了一个书市,就像乡间的菜市场一样,摊主直接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上面摆满书,多的上百本,少的也有几十本。北起花圃路、南至城隍巷那一段近200米的河边小路上,摆满小书摊。河边地方狭窄,人头攒动。来逛书市的大多数是衣着简朴的年轻人,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眼神充满渴求,找寻喜爱的图书。这些书大多通过转手交易,比较缺俏的书喊价比定价高许多,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有人手拿几本书边走边叫卖,有人以书易书,拥挤时不小心都会踩到书摊上。当时管理部门十分开明,对书摊既不驱赶也不收费。
只要有时间,我便去河边逛书市。邻居吕叔叔在区党校工作,也爱书,《基督山伯爵》最早就是他借给我看的。我觉得不过瘾,自己又去书市买了一套。每次逛了书市回来,吕叔叔都要叫住我:又买到啥子好书没有?“有啊。”我一边答一边迫不及待地把书拿出来,一起欣赏探讨半天。那时我刚从农村回城参加工作,月工资不到30元,除了饭钱都买了书。当年在城隍庙书市买的《三国志》《西游记》《古文观止》《中国文学史》《基督山伯爵》《红与黑》《苦难的历程》《外国短篇小说》等,今天仍然躺在书柜里。我翻看价格,1978年12月出版的《基督山伯爵》共4册,每册4元;1979年4月出版的《红与黑》1.95元;1979年5月出版的《黑郁金香》0.72元。看起来比现在的书价便宜很多,但那时年轻人工资收入普遍低,买一套《基督山伯爵》几乎要花掉大半个月工资。
后来,新华书店的书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好买,城隍庙书市不久就消失了。不过,那个小书市带给我的快乐,连同那个人人渴望知识、对外界充满向往的时代,却永远留在记忆中。
新闻推荐
第9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昨日落幕 市民“相因”满载归 展商“丰收”盼来年
市民提着“战利品”满载而归。昨日,第9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进入最后一天。适逢周末,市民纷纷抓住最后机会,前往“淘相因”,感受糖酒会的热闹氛围。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展...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