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西北?东部?古蜀先民来自哪儿 高山遗址116具人骨有望给出答案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3-16 05:47   https://www.yybnet.net/

捆缚形态的人骨

奇特的拔牙人骨

具有独特风格的陶豆

古蜀人从西北迁徙而来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始终停留在人们的推测上。古蜀先民究竟从何处来?这个答案可能就藏在目前已发现的成都平原最早古城址——大邑高山古城遗址中。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大邑高山古城遗址考古的最新成果,多达116具人骨的发掘出土,为古蜀人来源的鉴定首次提供了证据,这也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人骨资料。高山古城发掘现场负责人刘祥宇表示,“结合葬俗及高山古城的陶器形制与筑城方式来看,最早的古蜀人有可能是从成都平原西北部岷江上游的阿坝州地区或长江中游地区迁徙而来。随着后期骨骸信息的分析研究,古蜀人究竟来自何方的秘密有望揭开。”

成都平原最早古城

现已出土116具人骨

距今大约4500年至4600年的大邑高山古城遗址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面积约34.4万平方米。遗址2003年被发现后,仅初步确认城墙修筑时代属于宝墩时期,没有进行过正式的考古调查与发掘。2012年,遗址展开勘探发掘,不断有惊人发现。在此期间,考古工作人员发现城址中部一低洼地带文化层保存较为完整,遗迹丰富,且分布有较为密集的墓葬。2015年至2016年,考古工作人员发掘面积共1600平方米,发掘获得的遗迹现象较为丰富。有新石器时代墓葬115座,人祭坑1座,灰沟16条,灰坑168座,同时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木构件、动物骨骼、植物种子等遗存。

从城墙的修筑时期,考古工作人员确认了早于宝墩文化的遗存——“高山一期遗存”,这类遗存早于宝墩文化最早阶段“宝墩文化一期早段”,器类和器形上也与宝墩文化有差别。“这个发现使我们对成都平原史前史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宝墩文化一期即有人群居住的巨大城址如宝墩古城、高山古城、盐店古城等并非凭空出现的,高山一期遗存的居民在此之前已经在成都平原进行了多年的生产、生活活动,为城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刘祥宇表示。

人骨保存完好

下葬时大部分被包裹

在高山古城这个目前成都平原年代最早和最完整的史前墓地中,发现保存完好的人类骨骸和大量生产生活用品,为重建成都城市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刘祥宇介绍,在成都平原此前的考古中,很少发现完整保存的史前人类骨骸。“高山古城遗址水位高,这批人骨处于饱水环境中,保存十分完好,是了解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居民最直接的资料。”

清理的墓葬均为土坑墓,没有葬具,人骨有仰面直躺的,也有侧身屈肢的等多种姿势。虽然葬俗不尽相同,但人骨大部分都被包裹了。“尽管墓坑里已经找不到编织物或绳索的痕迹,不过根据人骨的锁骨耸起、膝盖部位紧贴或交叉等现象,我们推测这些人下葬时,应该裹着编织物、被绳索捆住。”据骨骸鉴定,这批古蜀人中年纪最长超过45岁,最小的才刚刚出生,而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人数几乎相当。“那个时候的粮食生产水平及医疗水平都很差,所以儿童死亡率高也是很有可能的。”刘祥宇说。

遗骸上发现拔牙风俗

或经由山东、湖北传入

从这些人骨中,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批人骨中共有十余个个体拔除了上颌侧门齿,即门牙两侧的牙齿。刘祥宇介绍说,这是目前成都平原所见的最早的拔牙现象,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拔牙现象的人群中地理位置最为偏西的。“拔牙现象属于一种风俗,我们发现的拔牙现象都存在于成年人中,推测其为成年礼或某种宗教仪式。”

据了解,新石器时代的拔牙习俗流行于山东海岱地区,特别在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的距今约6000—4500年大汶口文化中大量流行。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省,处于龙山早中期的房县七里河遗址中石家河文化墓葬也发现了多例拔牙人骨个体。高山古城的这次发现处于龙山晚期,是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拔牙现象。“风俗是会通过人口流动传播的,从山东半岛到长江中游地区到成都平原,这种拔牙现象并不孤立存在,七里河遗址正好处于其他两个遗址之间,而在时间上也能相互承接。同时期从陕西、宁夏、甘肃到云南是完全没有拔牙习俗的。我们推测,龙山早中期在山东半岛生活的人们迁徙到长江中游地区时,将拔牙风俗带到该地。龙山晚期时,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的人们又迁徙到高山古城,而拔牙风俗也随之带入成都平原。这条传播路径,也为探究古蜀人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方向。”

陶器风格差异大

两种文化在高山古城相会

通过为期近一年不间断的拼对工作,考古工作人员在十几万件陶器残片中复原了完整陶器数十件,从口部连接至近底部的标本近百件。“从目前测年结果看,高山一期遗存出土的陶器、石器制作均较精致,缺少原始器型,应该并非成都平原原生文化,而是从其他地区迁移而来的。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陶器。”

刘祥宇介绍,从高山古城的发掘情况来看,高山一期的陶器风格偏“西北风”,但唯独陶豆风格不同。据了解,陶豆这种盛食物、水果的陶器流行于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发展的陶豆,在时间上也早于成都平原。“很有可能是随着两个地区迁徙而来的人,两种文化在高山古城相会。这说明古蜀人群来源是多样的,文化也具有多样性。”除了陶器,高山古城的城墙也指向古蜀人来源的可能之处。刘祥宇介绍说,成都西北部岷江上游的阿坝州发现有新石器时期先民活动的遗迹,然而并没有筑城,但高山古城类似于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筑城方式。

“古蜀人从西北迁徙而来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始终停留在推测上。在考古界主要的声音有两种,曾经有专家通过陶片的比对研究,也有考古学家提出古蜀人可能来自长江中游地区。根据地理位置推测古蜀人可能来自于岷江上游的阿坝州地区。”刘祥宇介绍,目前高山古城的动物、植物、人骨、陶器、石器的相关检测工作仍在进行中。“现在我们获得了直接证据。经过同位素与DNA技术鉴定,最快明年,我们有望揭开古蜀人究竟从何处而来、他们的祖先又是什么人、迁徙路径等秘密。”刘祥宇表示。

本报记者 李雪艳

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新闻推荐

进口大众途锐车发动机怕水 已宣布召回 2018年央视3·15晚会主题“共建秩序,共享品质”重点关注农村市场和公共安全领域

2018年央视3·15晚会主题“共建秩序,共享品质”重点关注农村市场和公共安全领域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北?东部?古蜀先民来自哪儿 高山遗址116具人骨有望给出答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