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已经成为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游客在宽窄巷子品尝成都小吃本报资料图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沃野天府,拥有2300年城建史的成都,有历史、有温度,烟火人间千年不变。
立足当下,走过千年历史沧桑的成都,各类新式建筑拔地而起,商业繁盛、畅达全球。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多样且时尚前卫,更孕育出独特的成都生活美学。
面向未来,成都更加可期。“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在新一轮城市总规中,成都给自己提出了这样四个战略定位。远景至本世纪中叶,将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时间奔流不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成都,自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起,历经秦汉“列备五都”、隋唐“扬一益二”的鼎盛繁华……在新的时代,依然与时俱进、拔节生长,踏上迈向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新征程。
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共生者,城市未来的谋划者、建设者,更是城市生活的亲历者、创造者。本期“谋势有成 未来已来——《成都经济观察》聚焦新一轮《总规》特别报道”将继续聚焦生活在这里的人,倾听本土企业、市民、本地专家的心声,凝聚向上的信心、向心的力量,共同致力于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让我们在这里的生活更加美好。
谋势有成
他们奋斗着
成都宽窄美食投资有限公司——
成都发展定位与公司布局方向高度契合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展现出成都的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水平,已然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昨日,成都宽窄美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龙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总规所明确的成都发展定位与公司的布局方向高度契合,“像是一针“强心剂”,让我们感觉充满了干劲儿。”
深感振奋
期待文化创意让传统产业大放光彩
“此次总规明确,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都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而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实施“文创+”工程,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性发展,整体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这将给予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袁龙军告诉记者,成都宽窄美食投资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成都的地域文化传播、特色美食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希望能够助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
去过美国、哥伦比亚、瑞典、捷克、日本、韩国、泰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传播成都美食文创产品,带领团队获得了去年的金熊猫文创设计大赛工业产品设计金奖,为在蓉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的参会嘉宾准备伴手礼……袁龙军表示,成都拥有厚重的天府文化,同时也是一座特别适合创业的城市,是这座城市成就了他事业的发展。“规划中还提到,聚焦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发展文创产业,实施“文创+”工程,推动文创与科技、文创与旅游、文创与生态等跨界融合发展,这让我们深感振奋。”
近年来,依托美食这个天府IP,公司在成都大力发展美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已经汇集众多优秀设计师,通过创新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创美食产品,“创意设计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为产品或服务提供了一般实用价值之外的文化附加值,最终提升产品的经济价值,从而产生独特的品牌、品质、品位。”袁龙军说,创意经济是新兴最具活力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融合,让传统产业变得更具时代感、创意感。
充满信心
打造属于成都的中国原创设计品牌
“我将带领团队,用我们开发的成都文创商品获得更多的世界级产品设计大奖,努力打造一个属于成都的中国原创设计品牌。”袁龙军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对未来满满的期待,他告诉记者,“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未来我们将结合规划中提到的创意经济,通过创意设计实现多产业融合,开发出更多具有成都特色的天府文化旅游商品。”
袁龙军认为,成都的新总规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体现了成都对天府文化的文化自信,以及保护天府文化的文化自觉。“新总规一方面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扩大历史城区范围等措施,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天府文化内涵,高水平建设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等举措,发展天府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下一步,希望可以带着我们的美食文创产品,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去到全球更多的国家及地区,而未来两年的目标是再去10个国家及地区,让更多的人知道成都的美食,知道成都的文创;未来3年,则希望努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文创产业品牌之一,实现文创产业化,力争销售收入破亿元。”袁龙军认为,这些规划落地后,必将给本地特色历史文化提供更好更大的发扬机会和展示平台,让它们焕发夺目光彩,而这些也会成为成都进阶世界级城市的有力支撑。
未来已来
我们幸福着
从事文化领域工作20余年的梁凌——
满怀期待 让更多人感受到成都的“温度”
“无论是谁去一个城市,他肯定都会去寻找这个城市的一些文化符号,而书店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地标。”对此,生活在成都已20多年的梁凌深有感触并表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此次总规明确了将强化成都“五中心一枢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支撑功能,文化依然是“关键词”,“现代和历史的交融让成都有了它独有的“温度”,而心中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梁凌认为,城市要像一个人那样有自己的“性格”,此次总规特别提到了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深入挖掘保护内涵、凸显成都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进行安排。
与此同时,梁凌对于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定位印象深刻,她告诉记者,从杜甫草堂、武侯祠到金沙遗址等都呈现出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以及丰厚的人文资源;从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再到软件园、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等又表现出成都的现代气息,“既有历史积淀,又极具现代气息,我觉得这就是成都特有的“性格”,如此看来,“智慧”“温度”“文化”也是此次总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词。”
“作为出版传媒行业的从业者,我认为城市的定位或者规划为我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梁凌告诉记者,要在传播好自身形象的同时,为读者提供更多可以展示城市面貌的历史人文阅读环境以及影像书刊,“在线上,有很好的推荐和阅读体验,线下,我们也可以有更多的阅读场所满足读者更多的阅读需求,而这些就需要通过城市的总体规划,来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空间。”
天府书城、遍布大街小巷的轩客会、文轩Books……谈及未来,梁凌认为,书店是城市发展、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任何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都可以通过在书店的优质体验,感受到这个城市是有文化有温度的。“不管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我们应该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因为本地企业的强大以及品牌的树立,才能代表这个城市文化发展的高度,或者成为象征,而对此,我们满怀期待。”
特约观察
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互联网+城市”助力
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郭念东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城市治理水平与居民生活品质密切相关。总规提出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满足成都居民快速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治理工作的复杂性,面对成都市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如何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实现智慧治理、精细治理、科学治理,促进城市高效有序运行,让城市更宜居,是当前需要面对的课题。”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念东这样表示。
他指出,结合成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全面监测城市运行体征数据、精准把脉城市运行健康状况,基于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开展城市智慧治理,将是促进城市治理方式创新、破解“城市病”,全面提高城市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的有效途径。
建设城市智慧治理中心
实现社会治理精准精细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城市运行体征监测平台,建设城市智慧治理中心,成为城市运行的心脏。”郭念东告诉记者,采集能准确反映城市运行状态的关键体征指标,像监测人体生命体征一样,对城市运行体征数据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智能感知。整合、汇聚水、电、气、环保、交通、城管、公共安全等来自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全面、及时、客观地反映城市运行“健康”状况。
从整个城市的层面整合利用分散在各领域的城市运行体征数据,进一步发现城市运行体征指标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准确研判城市整体运行状态、发展态势,为城市运行治理提供决策参考,实现“数据”治理、科学决策,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城管、交通、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高效有序运行,实现社会治理精准精细。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还需要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对此,他建议,可通过运用窄带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地理信息技术等,增强智能化感知能力,提高水、电、气等市政管网管线智能化监测管理率,汇聚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大数据,提升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
“总规提出“加强市政基础设施配置、创新城市治理方式”,这也需要我们在智慧城管服务方面作出努力。”郭念东进一步指出,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通过提升城市管理动态感知数据采集能力,强化城市管理大数据采集、分析,深化城市管理智慧化应用,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我们可以构想这样一幅画面,通过城市感知体系和智能分析体系的建设,可以智能发现出摊占道、垃圾抛撒等问题,通过智能分析及时进行处置,极大提升智慧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继续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构建高效绿色交通体系
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是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的期盼。总规提出“铁腕治霾、重拳治水,全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科学治堵,构建高效绿色交通体系”顺应民心,符合民意。
郭念东对此表示,近年来成都市智能交通建设力度很大,初步建立起城市道路运行感知体系,但在数据的智能分析和运用上还存在差距。结合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以更高标准规划、设计智能交通体系,可通过继续推进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实现成都市路网全方位监测;整合各类交通监测和信息采集终端,搭建集成统一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实时监测分析系统;深入推进“互联网+交通治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强化交通数据分析、挖掘应用,增强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公众出行便捷性。
在实施智慧环保建设方面,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环境保护领域同样大有作为。可通过加快建设覆盖全区域、全要素、全业务的在线感知与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环境基础数据的信息化采集与智能监管,逐步形成环境大数据资源体系,为全面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精准、及时的数据支撑,为治霾治水提供智慧手段。
此外,总规还提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城市韧性,保障城市安全”。为此,他建议,要注重提升公共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其实我们每个生活在成都的人可以感受到布设在大街小巷的摄像头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下一步,可通过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综合防灾减灾、社会治安防控、危险源监管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加快推动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等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构建数据实时采集、动态化安全监管、精准化协同救援的公共安全服务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郭念东如是说。
本报记者 温珙竹 孟浩 李艳玲 刘金陈
新闻推荐
3月5日上午,成都市列五书池学校全体师生齐聚一堂,隆重举行了以“让高尚成为习惯”为主题的新学期开学典礼。伴随着孩子们欢快、热闹、喜庆的歌舞表演,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就开始啦!苏兵校长向全校师生致...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