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当今社会全面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不仅与每一个普通市民息息相关,也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提升治理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方式、加强政民互动的重要工具和桥梁,网络理政也已经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不可或缺的现代化治理手段,成都公安也不例外。
在今年年初市政府召开的“网络理政十大年度案例”评选颁奖会上,经过上百万群众参与网络投票和5位国内权威专家评审打分,“成都公安微户政”被评为2107成都“网络理政十大年度案例”第三名。而成都公安借助网络理政所取得的成绩,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成都公安充分运用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平台各项功能,坚持将网络理政作为提升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以“大数据”提高理政效能,全力护航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仅2017年,成都公安通过网络理政平台承接群众来信来电5万余件,办结率100%,办理周期逐步缩短、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打通网上公安服务“最后一公里” 足不出户办理户政业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各级部门的工作带来了高效、快捷、便利。为顺应这一时代潮流,成都公安充分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借助新媒体个性化突出、受众面广、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不断拓展“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打造成都公安品牌。
其中,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局就率先在全省公安机关范围内推出了“成都公安微户政”。群众可借助手机终端在线开展自助评估、预审、预约和咨询、解疑、建议等户政服务,减少了来回跑路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平台的推出,不仅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及人工自助相结合的新型窗口服务体系,更丰富完善了警民沟通、服务桥梁,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服务需求,使网上理政和公安政务服务由被动变主动。近两年来,“成都公安微户政”凭借着其魅力,吸引了全市超过70万人的关注,累计接受群众咨询答疑22万余件,受理业务预审核21万余件,预约办证11万余人次,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201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住房限购、人才落户和户籍改革等一系列新政,户籍政策和户籍迁移瞬间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全市公安机关办证窗口持续高位运转,日均咨询办理量同比上浮5倍。成都公安充分利用“成都公安微户政”,及时推送住房限购、人才落户、户籍新政等解读信息,增强政策透明,充分借助平台内自助评估、材料预审、业务预约等功能,实现了“足不出户的掌上服务”,切实打通了网上公安服务“最后一公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在2018年市政府召开“网络理政十大年度案例”评选颁奖会上,经过上百万群众参与网络投票和5位国内权威专家评审打分,“成都公安微户政”被评为2017成都“网络理政十大年度案例”第三名。
咨询、建议第一时间回复
做到“件件有回音”
网络理政的关键词是“理”。按照省市关于加强网络理政工作的要求,成都公安结合实际,健全完善了《全市公安机关办理书记市长信箱、网络理政信件、市长公开电话和手机平台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健全完善受理、办理、整理、治理等机制。明确市公安局办公室为全局网络理政办理平台的首受责任单位,完善专人全工作时段读网制度,确保群众的各类咨询和建议能够第一时间读取、第一时间推送、第一时间办理。同时,有关警种和部门也相应建立和完善全时段受理机制,确保群众来信“件件有回音”。强化分级分类整理和分析,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定时梳理网络理政平台办件数量、回复质量、群众关切等,发现问题、研究措施、集中整改。坚持主动作为、规范管理,加大监督力度,最大限度地防止因沟通不畅、态度敷衍、解读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误读误判。
据统计,2017年,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共对群众来信来电批示165件,督办380件。在提升网络理政水平的同时,成都公安还积极采纳群众合理性建议和意见,完善网络理政问题导向制度。2017年,成都公安主动收集群众对交通出行、户籍政策、治安管理等方面问题50余条,依托网络理政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能。其中,公安机关根据网络理政所获信息,挡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20余人。
全国首创
“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
党的十九大以来,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法治、安全、环境等多方面的新需求,成都公安以“互联网+警务”思维,利用网络理政作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中心城市发展的着力点,推动公安机关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以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总引领,全面贯彻市委实施“科学治堵”的新部署,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大胆探索,创新“互联网+交通众治”新工作模式,在全国首创推出“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举报突出交通违法、报告交通设施故障、谏言交通管理良策、民警互动留言等12项功能,为服务保障民生提供了便利。在此次成都“网络理政十大年度案例”评选颁奖会上,“蓉e行”平台也成功入围。
截至目前,“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注册用户达38.5万人,绑定机动车19.1万辆,主动申报私家车停驶8.7万辆次(每天),收集交通管理优化建议804条,收集交通违法线索10.8万件,上报交通设施问题5000余件;62家信用良好、实力过硬的知名企业踊跃自愿加盟,为开展众治行动增加了动力。
在2017年“车让人”专项整治工作中,成都交警借助“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联合社会企业、公交、出租车等单位,收集意见建议、加大整治宣传力度,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和道路交通执法工作,全市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停车同比下降18%和32%,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率同比下降19%,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成都依托“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创新社会治理格局的经验做法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本报记者 俸奎 李旻
新闻推荐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假期后,多地求职招聘市场呈现出火热趋势。根据某招聘平台近日发布的《2018年春节用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南京、天津、重庆、杭州、武汉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