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三环外的家出发,经桂溪立交沿着河边往二环方向跑,绕东湖公园一圈,再跑至高攀路的工作单位,10公里左右的距离,是50岁的陈学军每天跑步上班的单边路程,一来一往,就是20公里。巧合的是,陈学军常跑的这条路,因其形状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后来成为跑友圈有名的“玫瑰跑道”(右图)。
成都人陈学军,网名“疯贰”,他对自己的理解是疯狂地爱跑步,有点二。各地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越野赛,都有他的身影。
只因身体亚健康 他跑步上下班
1968年出生的陈学军,高中学历,学过机械,打过工,1996年成了一名环卫工人。后来转岗管理、机械维修,现在是一名光彩工程巡视员。
最早开始跑步,是在2002年左右,陈学军的身体出现了亚健康状态。“老是头晕,也经常感冒,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病因。”陈学军说,医生建议他多运动。于是,他甩开腿,开始跑步上下班。
“工作单位在磨子桥,家住在火车南站,大概3公里。”陈学军说,刚开始跑步,一两公里就受不了,坚持一两年后,就觉得短距离“不过瘾”。
陈学军第一次尝试长距离,是从火车南站到火车北站的直线距离,“大概12公里吧。”陈学军说,自己跑步有个特点,不带钱,最多带一瓶水。“那时候,也就是瞎跑。”
2012年初,陈学军首次“触马”,是成都一个本地跑团,在内江组织的民间马拉松比赛。这次跑马经历激发了他跑步的激情,每月跑一次二环、三环,距离越来越长。2015年,陈学军围绕成都不间断超长跑225公里,历时25小时45分钟,创下四川地区不间断超长跑最好成绩:速度最快、距离最远。不仅如此,陈学军开始频繁出现在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越野赛等挑战赛上。
陈学军上下班常跑的路线像一朵花是偶然发现的。根据跑步软件的轨迹记录,陈学军发现,自己绕东湖一圈,正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多绕的路段,就成了枝干和叶子。
“玫瑰跑道”被越来越多的跑友知道后,甚至成了跑友秀恩爱、情人节必跑的路线。“其实我更喜欢把它当成一朵莲花。”陈学军笑着说。
单纯的马拉松比赛,已经满足不了陈学军对跑步的热情。100公里、200公里,超长距离、最高4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的越野赛,他开启了更多的挑战模式。2015年11月7日,陈学军刚跑完四姑娘山的高海拔越野赛,下午3点,就找来一辆车,8日凌晨开到西昌,第二天凌晨5点,又跑了一场马拉松全程。去年2月,陈学军参加台北花博园超级马拉松赛,获得24小时组的第一名,路程超过240公里,这是他目前为止在马拉松赛事上的最好成绩。
“跑痴”陈学军说 跑步要量力而行
热爱跑步的陈学军结识了不少跑友圈的同好,也带动了不少人加入跑马行列。他的妻子常常和他一起跑步,她也参加过几次马拉松赛事。
陈学军和同学、同学的朋友,组建了一个“酱油跑步团”,常常在一起训练。“那次很偶然,之前认识的一个跑团不能来参加马拉松了,被他们领了装备去‘替跑\’。”陈学军说,其实那次自己很担心,成绩是其次,因为他们都没有跑过全程的经历。但正是这次“边走边跑”、成功在关门前完成的“打酱油”经历,让朋友们觉得,原来跑马拉松全程也并非遥不可及。后来,他们就常常一起训练、一起参加比赛。
“其实我们并不倡导盲目地跑马。”陈学军说,虽然自己在参赛时“有些疯狂”,但对于仅有健身需求的跑友,一天5公里完全足够了。长线、超长线的跑步,则需要系统和专业的训练,正确的跑姿、热身方式等都非常重要,否则会造成损伤。“正确的跑法,是你跑完后,身体很快会恢复。如果持续疼痛,就要考虑是不是哪里错了。”陈学军说。
因为跑步,有朋友说他也就40岁多一点,这让年近半百的他有些自豪。对于跑友圈称他为“大神”,他说,在各大赛事上见到的选手中才不乏“大神”,而自己最多算“跑痴”。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王雨丹 摄影记者 王红强
新闻推荐
合能地产1992年创建于香港,发展于全国,是一家专注地产开发,业务涉及商业运营、物业服务三大领域的集团化多元发展企业,截至目前,资产规模近250亿元,拥有雇员1000余人。旗下部署深圳市合能房地产开...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