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方言词条】
怂嘴狗儿:是旧时对那些在大人锅台边、桌子边、柜子边(甚至早期的冰箱边),缠要东西吃的小家伙的称谓。比现在的好吃嘴儿更“贪”吃——那会儿没那么多好吃的,所以怂嘴狗儿不挑食。
“扯锯,还锯,外婆门口有把戏,请外孙儿来看戏,牛肉包子夹狗屁,吃了你就滚回去。”每个人都有一辈子忘不掉的儿歌,在我的印象里头,这首长期在川西坝子流传的儿歌,就相当亲切难忘。
之所以记性这么深刻,主要还是小时候扭倒外婆费的时候,外婆每次都会让我坐到腿上,拉着我的小手一边摇晃,一边念起这首儿歌来打发我,因为念到最后一句,外婆总会重复几遍“滚回去滚回去滚回去”,我这个外孙儿自然就只能“滚”到一边个儿去耍了。
外孙儿的婆婆 不是媳妇儿的婆婆
其实,老成都人一般不得直接喊外婆,显得太书面语,我喊外婆也只简称一个“婆”字。打比说放学回家,一进堂屋多半都会吼一声:“婆,我回来了!”即使是耍嗲的时候,也不会喊“外婆”,而是喊“婆婆”,估计北方人是理解不到的,以为小媳妇儿才有婆婆,就像他们理解不到我们成都人的鞋(孩)子是拿来穿的,娃(袜)子才是拿来养的。
当年的成都还只是个偏安西南的小城市,远不像现在越来越国际化都市化,说不来普通话甚至整不到几句莺歌里稀都上不到台面,连小名也都托尼、杰森地上了档次。那二年,我们从小一起打裹搅的小伙伴儿,多半都是土生土长的娃儿,摆起龙门阵提到外婆,也只会说“我们婆”咋个咋个,如果哪个的龙门阵里冒个“外婆”这种标准称呼,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娃不是资格原装本地货,要么这娃绝对在假老练冒皮皮装神。
在外婆的嘴里,我们这群娃儿的小名,绝对沾不到一点洋荤,不是军娃子,就是洪娃子,或者干脆二娃子、幺娃子,我的小名就算是有点档次了,每次外婆喊我回家,“龙娃子!还不快点回来,又想吃笋子熬肉了嗦!”尽管晓得晚饭不见得真的有肉吃,脚板儿还是必须翻得飞快地往家头跑,生怕“笋子”落到自己屁股上,但心吼头还是有点把点得意,因为龙毕竟不是一般的品种嘛。
婆婆宠外孙儿 压岁钱每年悄悄给
外婆是个跨时代的人,经历过清末、民国。现在被炒热的民国范儿,喊醒说就是各种做过场,无论穿衣打扮,还是吃喝玩乐。摆起来,外婆当年还真的是有点喜欢“做过场”,不管是逢年过节的大规矩,还是那些很细微的物事。
那会儿一到过年,娃娃家满脑壳最想做的有三件事,穿新衣服、领压岁钱、怂嘴。新衣服要看各家条件,就算有钱买,还要凑得齐布票棉花票,所以多半都只是个梦,瞌睡睡醒了能得到一件旧衣服改的“新”衣服就算没有白做梦了。压岁钱不同,不管是角角子还是分分子,娃儿们多多少少还是可以从老辈子手上嗅皮寡脸地要到,而且多半是崭豆儿。
外婆应该是很看重压岁钱的仪式感的,但不晓得她是不是觉得压岁钱也属于“四旧”,总之那些年,外婆年年给我压岁钱,从来都不是公开给,每次都会悄悄把我喊到一边,摸摸索索地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叠得相当整齐的手绢儿包,一层层翻开,最后翻出一张两角或者五角的新票子捏到手上,然后看到我说:“龙娃子,该给婆婆说啥子喃?”这个时候,我肯定懂得起三,赶紧卖乖:“给婆婆拜年!”两只小手拱上一拱,顺势就把钱拿过来了。
做过场是讲究 过生要摆四道小菜
和现在的怂嘴狗儿们相比,那二年平常很难遇到怂嘴的机会,只有过年才有搞头,穿起“新”衣服的娃儿们,包包头揣的那几个压岁零钱,肯定舍不得拿来买吃的,所以过年那几天,都喜欢在堂屋和灶房之间窜过来梭过去,就算缠不到一根鸡腿,缠几片抹了油盐的锅巴也安逸。
外婆一到过年那几天,随时都在灶房忙进忙出,看到我牵起弟娃儿一会儿又梭进来,一会儿又梭出去,其实早就晓得我们的那点板眼儿,只是故意不睬,还要洗骂几句,“东拱西拱的做啥子,快点儿把弟娃儿带出切,一会儿烫到哪儿了,你娃脱不到爪爪。”不过,嘴上骂归骂,多半骂过就会从碗柜最上面那层的一个碟子里,摸几颗油炸花生米,塞到我和弟娃儿嘴头。我晓得,那是爷爷晕二两的专用,有时候在桌子边上从爷爷那儿也缠得到,但就是没得外婆塞到嘴头的香。
当然,怂嘴狗儿也有被抽上台面的时候,而且还不是因为过年。我满14岁那个生日,外婆就专门给我“摆了一桌”,真的是一桌哦!家里平时吃饭的八仙桌上,正二八经摆了四碟小菜,然后是一个碗,一双筷子,甚至桌子边也只放了一张凳子,这种专座待遇,以前我也只看到爷爷享受过,所以当时我都遭吓倒了,不敢坐上去。结果,外婆发话:“龙娃子!从今天起,你就不再是青勾子娃儿了,就是青年了,是大人了,晓得不,怕啥子嘛,婆婆就是专门给你弄的,你一个人吃,必须吃完哈!”
“婆,你咋不一起吃喃?”
“我又不是才满14岁!你快坐到吃哦,婆婆看到你吃。”外婆嘴上还是那么歪,但眼睛里面却全是爱怜。是的,是爱怜,这个眼神,和那首儿歌一样,我一辈子都记得到。
新闻推荐
昨日,湖南的刘舒睿和朋友谈论美食时多次提到“成都火锅”。就在上个月,她来成都旅游,正好遇上“2017美食之都成都火锅文化月”举办。在品尝火锅后,刘舒睿对此念念不忘……美食,是成都众多城市名片之一...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