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于1月11日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针对此轮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原因及扩散条件,市环科院刘合凡博士进行了解释。
据他介绍,从近期的空气质量状况来看,1月11日-12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均为轻度污染,13日为中度污染;其中12日和13日均出现连续小时重度污染。根据分析,此次污染过程较长,区域污染带已经形成,成都大部分区域处于四川盆地静风区,污染物不仅快速累积,且难以扩散,短期内盆地西侧的成都经济区污染趋势不可更改。
那为什么成都经常处于静风区呢?“这不得不提到成都的地理环境了。成都位于盆地西侧,紧邻的龙门山脉,海拔急剧变化,几十公里内可由海拔500米上升至3000米以上,犹如一堵高墙挡住了大气传输流路;同时,东侧又有龙泉山脉阻断,其海拔也在1000米上下,又是一堵墙阻隔。”刘合凡解释道,“两堵墙”将成都大气环境容量急剧压缩,使得空气对流极弱,造成常年细小风或者无风。从空气污染过程实测分布图可以看出,受到这类地形影响的城市还有德阳、绵阳等。
未来几天的空气质量会如何呢?他介绍,根据空气质量会商结果,未来几天,夜间冷空气将影响成都,并伴有弱降水过程,气象扩散条件逐渐改善,“虽然14日夜间利于污染物累积,但15日午后低层开始有北风南下,扩散条件有所改善;15日夜间北风逐步增大,扩散条件转为较好,16日白天北风逐步减弱,之后17日、18日午后低层都有北风快速南下,但强度仍然较弱。因此,1月15日的空气质量仍然为中度至重度污染,16日-18日转为轻度至中度污染,19日-21日为中度至重度污染。”
如果区域污染不可避免,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在他看来,减排是关键,“成都启动了重污染预警,以削减污染峰值,降低污染增长速度。同时,继续严格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措施,加大执法检查和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此外,也希望市民朋友一起行动起来,绿色、低碳出行,为减排贡献力量。”
刘合凡 本报记者 文豪
新闻推荐
我一直认为,坐上第一列西成高铁列车,在蜀道上穿过大山,跨过大河的应该是一位诗人。因为,在蜀道漫长的岁月中,从传说到历史,她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徽杭古道似乎并无二致——直到诗人的出现。在此之前...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