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评论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果说,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那么新经济的成长离不开金融这汪活水的浇灌。北宋时期,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诞生于成都。交子的出现,使得商业往来更加便利,商品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千年后,还是成都,成为中国中西部首个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城市,并在全国首个双创金融指数中拿下中西部第一。纵然时光变更,但成都这座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造血”基因,金融两手抓两手硬,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强大,金融服务能力的逐步提升,成为新经济全面发展的坚实保障。
金融服务业做大做强。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成都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1950家,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其中,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84家、保险机构87家、证券期货机构301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成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西部第一。成都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位列中西部第一,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均位居全国前列,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汇聚全球资本的首选之地。根据《成都金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将达到2200亿元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以上。
金融服务能力创新提升。成都积极实施金融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构筑金融人才高地列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目标,构建企业直接融资服务体系,鼓励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领域深度融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加速了项目的落地。今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成都建设国家金融中心专场”推介会现场,成都签下16项金融合作大单,总金额达157.39亿美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就表示,很多香港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纷纷进驻成都,作为拓展西部的重要据点。
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新金融的支持,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将更好服务新经济。成都以科技金融、消费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为突破口,构筑完善新金融产业生态圈,聚焦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构建立足西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新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创新资本要素供给,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汇聚新经济创投资源,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全球知名风投在蓉设立法人机构,提高首轮融资便利性。设立新经济天使基金和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全过程融资服务。
苏轼《杂说送张琥》曾有一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於此矣。”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成都,势必让新经济发展“满血”启程不输在起跑线,在长跑路上蹄疾步稳、跑得更远。
新闻推荐
市文化馆今年推出的数字文化馆游园活动现场成都市文化馆里的儿童互动体验区“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正在马鞍山市举办,全国的各级文化(群艺)馆、文化站及相关行业或机构工作者、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