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成都工作、学习。数据显示,目前在成都工作常住的外籍人士数量已超过3万人。如何全方位宣传弘扬川剧,提升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近日,由成都市川剧发展促进工作组主办,成都成晚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协办的“2017川剧推广活动——川剧开洋腔”训练营正式开班!首批来自美国、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等15个国家的20名生活、工作、留学在成都的外国学员,在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雷音、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巧茹、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王超等众多川剧名家的带领下,提前感受了来自百年艺术瑰宝川剧的无穷魅力。
蓝光临领衔川剧名家轮番教学
作为外界了解成都的第一道“窗口”,作为巴蜀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川剧有着近400年的历史,据传早在唐朝期间,川剧就有着“蜀戏冠天下”的美誉。此次“川剧开洋腔”训练营的活动,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的20名生活、工作、留学在成都的老外川剧达人。
虽然语言不同,但凭借对川剧的热爱,大家走到了一起。开班仪式上,雷音院长以“东道主”的身份欢迎大家的到来,并期许在2个月的学习中,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名家名角的指导下,让外国友人们全方位掌握川剧知识、了解川剧服装道具,学习唱念坐打。
83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光临老师,非常认同此次活动所承载的特殊意义,他说:“我们常说川剧要走出去,这次这么多外国友人来到成都学习川剧,我们更应该将川剧的魅力与精髓,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传递给五湖四海的朋友。”蓝光临老师认为,学习川剧就应该先了解川剧的历史,因而第一节课,他将所有学员带到川剧博物馆,讲述每一件道具的历史,讲述每件戏服、每个妆面所代表的不同人物及不同含义。
随后,陈巧茹和王超老师也相继在川剧的发源地——悦来茶园以及锦江剧场,亲自示范演绎经典川剧人物的唱腔、身段、武术、眼神。来自肯尼亚和巴基斯坦的两名外国友人还体验了川剧水袖和川剧戏装的小丑妆面。开班仪式结束后,22岁的卢旺达姑娘茹秋激动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听蓝光临老师讲川剧的历史,第一次听陈巧茹老师唱川剧,第一次跟着王超老师学小生武术动作,第一次画川剧戏妆,第一次知道了川剧并非只有变脸吐火,第一次感受到老师口中所描述的纵然百年前万人空巷的时光已逝,但川剧直抵人们内心的震撼仍在!”
川剧“开洋腔”开推广先河
随着成都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川剧走出去的模式已是常态,但在推广普及川剧的道路上,却忽视了在成都本土生活的外籍人士,他们当中不乏对川剧充满热忱的人,渴望了解川剧文化的精髓,甚至渴望学习川剧。此次“川剧开洋腔”系列活动共分为“川剧开洋腔训营”、“老外秀川剧”、“大使唱川剧”三个阶段,所有外国学员将在2个月的时间内紧锣密鼓地接受川剧的系统学习,学成后并进行社区和高校的路演,广泛吸引普通市民参与,最终评选出十位外籍的“川剧推广人”,成为其所属国家川剧文化交流形象大使,此举将首开川剧宣传推广的先河,意义深远。既令国际友人领略了川剧艺术的魅力,又普及了川剧知识,促进川剧的全方位宣传弘扬。对提升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倒杯凉水就能熟的方便火锅安全吗 无证生产不是问题,利润接近100%,关键容易炸
只需倒入冷水稍等片刻,就可享用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方便火锅无疑是今年以来的速食新宠。不过近日,一则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吃“方便火锅”触发火警的消息引起热议,其背后的安全性问题由此浮出水面。记者...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