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馆今年推出的数字文化馆游园活动现场
成都市文化馆里的儿童互动体验区
“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正在马鞍山市举办,全国的各级文化(群艺)馆、文化站及相关行业或机构工作者、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作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镇,成都市的公共文化建设亮点将在此次年会的主题论坛和节目汇演等环节集中展示,向全国展现成都公共文化建设成就。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全民艺术普及等领域外,成都市文化馆还在公共文化云服务与大数据应用领域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实践基地”,成都的公共文化数字化的经验将向全国推广。
市文化馆将参与
三大主题论坛
据了解,中国文化馆年会可谓是中国文化馆行业的奥斯卡。此次年会分为工作论坛、主题论坛、文化艺术博览会、群众文化活动四大板块,全面展示全国文化馆建设的同时,更能够带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沿资讯。此次作为全国文化馆的代表,成都市文化馆不仅将参加国家公共文化云服务与大数据应用、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的实践与前瞻三个主题论坛,并做交流发言,还将携“文化天府”成都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云平台和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平台两个数字化平台参加“文化艺术博览会”,向来自全国的专家展现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
“文化天府”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
“文化天府”是成都市文化馆着手构建的全市性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凭借近年来市文化馆在“数字文化馆”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文化天府”云平台的建立,必将加快成都市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明晰成都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实践基地”的角色定位,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从标准化、规范化向精准化、个性化的转变。该平台以需求为中心,以大数据为手段,从文化供给侧进行改革,通过聚集用户的文化体验数据、从中提炼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趋势,并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高速畅通、便于使用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对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决策与治理,推动天府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文化天府——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涵盖WEB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三部分,整合了全市文化馆公共服务资源,并具备文化地图、文化日历、培训报名、活动预约、场馆预约、活动直播、文化超市、互动反馈、群众文化需求大数据分析、慕课、在线公益课程、艺术培训众筹等功能。
据悉,目前,经过近一年的运营服务,平台至今已累计拥有下载用户30余万,注册用户约15万,平台组织在线课程报名、众筹活动参与人数超2万人,组织各类惠民活动超过100场,互动活动参与人群、参与次数均超过50万次。
“文化e管家”
成都公服也有了数字绩效管理平台
当成都市解决了“阵地建设”,实现了四级基层文化阵地全覆盖,如何对阵地进行长效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在经过了一年的探索,“文化e管家——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平台”建设应运而生。目前,“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绩效管理平台”(乡镇级)已完成了全市22个区(市)县的推广培训工作,所有数据的补录工作于11月1日前填报完成,并推广运用,实时掌握了解文化站的职能发挥,实现对文化站的数字化管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不断提高文化站的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文化数字管理考核常态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文化e管家”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壁垒和行政界线,通过对文化站考核数据的综合评分,实时显示其在所辖区域和在全市域的排名情况,文化站之间的对比情况,以及各指标的达标情况等。通过公开绩效考核结果,形成对文化站、基层政府的倒逼机制,督促基层政府发挥其对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督促镇街文化站服务的提质增效,激发基层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循环。
据悉,明年,成都市将启动区(市)县分平台的建设和市级平台的升级,逐步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以及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各级各类文化阵地纳入绩效管理,并不断优化指标设置、完善平台功能,增加自动采集数据的比重,实现与服务平台的对接。与此同时,“文化e管家”还将积极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云进行对接并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贡献成都力量。本报记者 王嘉
新闻推荐
“老赖”何苦来哉:年收入上千万,欠70多万不还逗硬!法院查封财务成都喜马拉雅大酒店归还70万欠款
“老赖”何苦来哉:年收入上千万,欠70多万不还成都喜马拉雅大酒店归还70万欠款11月28日,成都青羊区法院对喜马拉雅大酒店进行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现场。一年收入上千万,欠70多万却迟迟不还,面对法院...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