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首家“供销合作社农特产品电商”以实体店和网上商城相结合,采用直销、分销模式,通过一系列商业化运作,最终打响了青白江区优质农特产品销售“第一炮”,自今年9月中旬投运以来,营业额达30余万元,实现了“开门红”。
发展农村电商
解决农产品销售的“困惑”
“一只母鸡一年可产130枚‘土鸡蛋\’,两千多只母鸡一年就是30万枚……”今年45岁的马路在青白江区人和乡东方村搞了家“小马哥家庭农场”,开始了土鸡、土鸡蛋等农副产品“自产自销”之路,说起刚开始农副产品的滞销,至今难忘:“养殖我是专家,销售可是门外汉,以前大部分批发给贩子,一部分自己拉到农贸市场去卖,前一种方式价格不高,后一种方式费时又费力。”
对于规模化种植猕猴桃的丁宪强、丁宪刚两兄弟来说,猕猴桃的销售也遇到了相同的难题。今年两兄弟种植的猕猴桃收获了60余万斤,目前销售了40余万斤,20余万斤储存在气调库里保鲜,“销售渠道越多越好啊!”为此,他俩经常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自家的产品。丁宪刚坦言,水果市场相信“品牌的力量”,作为猕猴桃种植的“新秀”,要从市场里分一杯羹,凭一己之力很难。
这样的农产品销售困惑,在今年9月有了转机。该区供销社结合自身扎根农村、了解农民、有完备的农产品营销服务网络等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于今年9月中旬建成青白江区首家供销社农特产品电商体验店,打造了一个极具青白江特色的“农产实体店和网上供销社”。
“线上线下”发力
扩大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在位于大弯北路96-102号的体验店里,150余平方米的店面设置了商务精品区和日常副食普货区,青白江区聚农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旗下32家成员单位提供了上百种农特产品,同时还引进欧洲畅销食品、甘孜特产等入店销售。
“有空的时候,我就来体验店逛逛,看看产品,然后回家在网上下单,一般情况下一两天就到货了,非常方便。”家住大弯街道石家碾社区的徐先生说,“今年‘双十一\’网店还有活动,特别实惠。”
对于徐先生这样的消费者来说,电商体验店让他们有了良好的购物感受,对于马路这样的农场主来说,打开了农产品的销路。马路给笔者算了一笔账,9月中旬到10月底,农场出产鸡蛋9000枚,通过“网上供销社”销售了3000余枚,占了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收到订单后,我们直接发货,实现了从果园直接到消费者家中,去掉中间商差价,我们和消费者‘双赢\’。”对于丁家兄弟而言,“农产实体店和网上供销社”拓宽了销售渠道,推动了产品品牌塑造,“线下看品质,线上下单购买,消费者也更信赖我们的品牌。”
“对于入驻供销合作社电商平台的产品,我们严格把关,本区‘农优特\’产品才能进入平台展示、销售、对外宣传包装。”该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采取“网络推广”和“集中展销”相结合的方式,以赏花季活动、年货节等为契机,不断扩大青白江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陈昊
新闻推荐
昨日,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了解到,目前,全省已启动“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行动,关停整治给出明确“时间表”。目前,全省多地、多部门正在联合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散乱污”...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