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佳)记者从省残联获悉,近日,由省作家协会、省残疾人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杨嘉利 《彼岸花》诗集分享会在成都举行。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杨嘉利,半岁时因高烧严重损伤小脑神经,落下终生残疾。但在其后47年的人生里,他克服困难,坚持文学创作。18岁时他发表了处女诗作《回顾》,23岁时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诗集《青春雨季》,并获得成都市政府设立的最高文学奖——“金芙蓉文学奖”,被四川省作协吸收为会员。同时他采写新闻,好稿不断。截至目前,杨嘉利在《星星》诗刊、《四川农村日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了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新闻特稿等共计一千多万字。
写诗不难,写字难。在靠纸笔写作的年代,双手不灵活的杨嘉利写字极其吃力,别人用几秒钟写一个字,他却要花上好几分钟。后来,有了电脑,但敲击键盘对他来说依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智能手机时代,他学会了用手机里的输入法创作。《彼岸花》便是他用手机作为工具创作的第一部作品。
本次分享的诗集 《彼岸花》,共收录短诗330首,分为“梦的花语”“爱的独步”“生的低吟”和“彼岸之花”四辑。第一辑“梦的花语”是一些写给儿童和少年的碎语;第二辑“爱的独步”是他在情感上的体验,更是对远去的青春时光的一次追忆;第三辑“生的低吟”是他在前半生岁月里对命运以及对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一些领悟;第四辑“彼岸之花”是他行走于病痛人生中对于生命的终极意义,也就是“死亡”和“灵魂”的思考。
新闻推荐
10月9日上午10时,由饿了么未来物流团队打造的中国首个智能外卖机器人“万小饿”首次出现在上海虹桥万科中心。从今天开始,它将以其智能送餐服务,代替外卖小哥完成办公楼宇内的“最后一公里”。“万...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