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领军人物,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电子科大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时代》中文译者,成都数之联科技集团CEO周涛
专家观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数”梨花开。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产业模式是什么?在全球各国加速布局大数据产业的背景下,成都有什么优势?又该如何发展大数据产业?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大数据领军人物周涛。
大数据资源产生的价值没有“ 天花板”
外部化、人工智能和价值三合一才是大数据?在周涛看来,大数据作为一种创新要素,要经历资源化和资本化两个过程。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经过汇聚、清洗、标准化,就会转化为大数据资源。对大数据资源进行商业化应用,产生价值,就会转化为大数据资本。
然而对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汇聚、清洗、标准化意味着成本投入。因此,在周涛看来,大数据首先是成本,然后才能是资源。只有成为资源的大数据才能产生价值,转化为资本。
另一方面,作为创新资源要素,大数据具有天然的共享性,因为个体对大数据资源的占有不是排他的。周涛举例说明,如果一块土地被A使用,在A的使用期限内,B就不能使用这块土地。而一个海量、合法、安全隐私可控的数据库开放以后,每个个体都可以利用它来生产价值。因此,周涛认为,大数据资源能够产生的价值是没有“天花板”的。
同时,他也表示,大数据在医疗、金融、教育、人力资源以及政府智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现更多原来没有发现的价值。大数据的确在改变很多传统产业的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数据要去做全部的事情。周涛表示,大数据不是去消灭某个行业的劳动力,更不是去消灭某个行业的专家,而是去发现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再去看这些痛点是否可以通过智慧化、数据化的方式来解决。因此,他认为,如果没有深度的行业耕耘,大数据能够产生的价值是有限的。
成都有哪些优势?
在周涛看来,成都发展大数据产业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成都拥有大量的大数据人才。这其中既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本地高校培养的大量人才,亦有成都通过人才政策从海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
其次,成都的产业基础好,经济总量大。周涛表示,成都的金融、生物制药、工业制造都发展得非常好。“大数据+”产业在这些领域将大有可为。
同时,成都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政务云,以及光纤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除此以外,成都在新近推出的“产业新政50条”中还提出要普及1000兆光纤宽带网络、高标准超前规划部署5G通信网络,其信息基础设施能级还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
那么成都应该如何发挥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对此,周涛从三个方向给出了建议,同时明确指出成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四个“抓手”。
“成都可以从纵、横、间三个方向去发展大数据产业。”周涛表示,“纵”向是指要拉通整个大数据发展全产业链上的核心关键技术。“横”向是指要推动大数据在重要行业的应用落地。“间”向是指要抓大数据跨行业整合之后的创新应用。
周涛进一步指出,成都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四个方面的“抓手”。一是建立大数据产业技术智库,依托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描绘出成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二是成立具有相当体量的大数据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的龙头企业。三是构建政务数据资源化、资产化的品牌,率先推动政府掌握的公共数据进行资源化、品牌化转换,形成良好的品牌示范效应。四是打造大数据人才高地,既要完善大数据学科教育体系的建设,还要加大高端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力度。
新闻推荐
铁腕治霾、重拳治水、全域增绿,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当下,成都正通过强有力的举措让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逐渐成为现实。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