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斌 文/图
7月8日早上7点,陈自平与往常一样,起床照料他的小动物们,巡视检查、清扫消毒、喂食喂药,然后上山割草……直到晚上10点过。
今年22岁的陈自平是东兴区同福镇老君村9组人,这个曾在成都、广西等地打了数年工的年轻人,去年3月毅然决定回乡创业,“我是从朋友那里知道养蛇这一‘致富经\’的。”陈自平笑道,与朋友一商议,他把打工积攒下来的5万余元拿了出来,合资10万余元,开始了他们的养殖业。
他们利用自家闲置的房屋和建筑废弃物搭建改造养殖棚,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顺利地从市林业局和工商局取得殖养许可证与营业执照。第一次,他们就从荣昌引进200多条王锦蛇和300枚蛇蛋,“其实,养蛇的风险挺大的,不仅要做好喂养,还要搞好防病和安全防护,虽然这些蛇没有毒。”陈自平说,早在2015年,他就在重庆一朋友的养殖场“取经学艺”了。
据陈自平介绍,他们养的是一种“肉蛇”,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而目前,他们主要是种蛇繁殖。7月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多条蛇产下了40多枚蛇蛋,捧着热乎乎的蛇蛋,陈自平高兴极了!“50多天后,就可孵出小蛇了。” 陈自平小心翼翼地把蛇蛋放在孵化箱内。经过一年的繁殖,王锦蛇已达500余条,按目前市场行情,销售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今年2月,陈自平偶然在央视《致富经》栏目看到豚鼠养殖介绍后,他又引进了30只豚鼠,“村上这么多闲置土地,何不利用这些资源呢?”陈自平索性利用荒地种植了四亩多黑麦草、高丹草和玉米草饲养豚鼠,并将一间10多个平方的房屋改造成了饲养棚,短短半年,30多只豚鼠已“变”成了100余只,成本低收益高。
在陈自平的家里,除了蛇、豚鼠,他还喂养了60多只鸡鸭和10只兔子。不久前,他又从广东引进了两只小鳄鱼,每天,陈自平既忙碌又充实。
今年初,初中毕业的陈自平报考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人大专班,“趁年轻,多学些知识。”陈自平说,明年,他还要扩大规模,并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技术带动村上的村民从事养殖业致富,而在老君村村干部和村民们的眼里,这个勤劳的小伙子一定会在这里闯出自己的天地。
新闻推荐
当俄罗斯人的先祖斯拉夫人从寒冷的森林中走出来,迁徙到波罗的海流域并建立“基辅罗斯”联邦时,大约是公元9世纪晚期。气候和环境的严酷迫使他们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扩张性,并在数百年后的罗...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