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四川省各地气温飙升,不少城市成为“热岛”。当大家争相躲进室内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时,一些特殊行业工作者,却不得不顶着烈日炙烤、冒着高温蒸焗,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汗如雨。
7月11日,正式“入伏”的前一天,成都市的高温工作者迎来了一场“降温”及时雨。当天,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对于这些高温下的特殊行业工作者,作为普通个体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当我们坐在办公室或在家里吹空调的时候,可以适当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出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可以让容积有限的城市尾气减少一点。这样露天工作的他们,或许就可以更凉快一些。我们还可以关心:高温补贴都发了吗?防暑用品配备齐了吗?休息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关怀。
高温工作者用汗水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他们理应得到更真诚的尊重。社会各界通过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多为他们“点赞”,让他们的汗水流得更有价值。□本报记者 周严国
新闻推荐
智能手机功能可以记录用户所处位置、时间段、活动轨迹等信息。近年来,利用手机定位功能实施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武汉一起绑架案中,沈某通过手机定位功能掌握了受害人孙某的日常生活规律,在孙某每天...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