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融入成渝带来阵痛—— 我们成了“牛郎织女”!

来源:达州日报 2017-07-14 10:20   https://www.yybnet.net/

随着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达州市民或将孩子送到成渝绵读书,或是选择在成渝绵买房居住,或是退休后夫妻一方到成渝绵帮儿女带孩子。由于部分人不到退休年龄,不少夫妻由此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一到双休日就往成渝绵跑,两地分居因此带来了一些夫妻的情感问题。

据了解,达州发往成都的动车每天有9趟,星期天从成都返回达州的动车有8趟。一列列动车,拉近成达两地距离、带动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着千万家庭的爱恨情愁飞奔而去。

陪读妈妈“心灵出轨”

在成都陪孩子读书的孟湛琳又和老公王祺爆发了“战争”。刚刚从达州坐动车赶到成都探家的王祺用钥匙捅开房门就冲着孟湛琳嚷嚷:“清闲日子过不来,一天都想些莫名堂的事!”

因为要陪孩子读书,孟湛琳两年前辞职搬到成都当起了全职太太,老公王祺则只好每个星期坐动车过来“探望”母子俩。

这一次的争吵起因很简单,孟湛琳更改了QQ签名:“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王祺嘴上不说,但是他觉得老婆孟湛琳有“出轨”的嫌疑,至少心里面“不正常”。

搬来成都刚刚2年,夫妻两人这样毫无意义的争吵已经有无数次,争吵之后的冷战让整个家庭空气凝固。儿子平时住校,孟湛琳抱着被子搬到儿子的房间独居,刷着手机,不知不觉竟过了凌晨3点。星期六,随着儿子回家,夫妻双方宣告冷战结束。一家人闲逛春熙路,喝咖啡、吃自助海鲜,似乎又显得“其乐融融”……

孟湛琳咬咬牙:儿子还有4年就毕业,这种周末夫妻的生活很快就会过去。

两地分居导致婚姻走到尽头

“爱愈深,伤愈重,恨更切!”从通川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走出来,舒雅蓉捏着暗红的离婚证轻叹一口气。结婚3年,这种互相伤害和猜忌的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

“离婚的结局在两年前早已注定。丈夫所在集团下属成都分公司的负责人跳槽,他抓住这个机会申请从达州调往成都。当时我是支持他的,因为我在事业单位上班,准备停薪留职过去陪他。”但让舒雅蓉没有想到的是,丈夫如愿以偿成为成都分公司的总经理,但是她的单位却开始进行事业单位人员清理,不再允许办理停薪留职。而随着单位上下班制度的规范,自己只能每个周末到成都和丈夫相聚。

“丈夫工作很忙,我却很悠闲,就算周末过去,他不是加班就是应酬,很难按时回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丈夫手机上发现了和他有关的一个不堪入目的小视频。我责问他,他却说我无理取闹,不支持他的工作,并污蔑我一个人在达州肯定寂寥难耐……

与其互相伤害,不如当机立断。虽然成都和达州只有3个小时车程,但是这3个小时就注定了我们只能是周末夫妻。登记在丈夫名下的Prado越野车是我们结婚时购买的,这辆车是我唯一主动要求的财产。”

老了却要分居两地

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但六十出头的杜昌永这几个月是真正把这句话咂摸出滋味了:“大半辈子和老伴儿天天生活在一起,这看不惯、哪看不顺眼,可自从两地分居后,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杜昌永家住通川区罗江镇,一儿一女先后大学毕业后就业,如今儿子在成都结婚安家,女儿也刚刚找到了工作,附近村民纷纷羡慕说老两口要享福了。

“年初媳妇生了孙子,女方父母年龄大了,于是老伴就只好到成都给儿子家当起了‘保姆\’,负责带孙子。”杜昌永说,老伴去了成都,自己一个人在乡下干农活。大半年时间,和老伴只见过几次。就算老伴回来,电话也是响个不停,媳妇一会打电话问孙子的奶粉放在哪里,一会又问辅食该怎么兑……老伴往往是星期六到家,星期天一早起来又忙着杀鸡宰鸭带到成都。

杜昌永说,和老伴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从没有分开过这么长时间,想不到老了却要分居两地。  (文中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龚俊 见习记者 冯津榕

【短评】

适应分居生活需要包容

交通的发展让我们出行便捷,3小时成都、2小时重庆的交通圈让达州融入成渝的态势愈加明显。融入大城市让我们享受了大城市的繁华生活和优质医疗、教育等经济腾飞成果,但是融入过程中也凸显出不少社会问题。

交通发展缩短的是时间,拉不近的却是感情的距离。因工作,因求学,因家庭而两地分居的夫妻、子女,虽然只隔几个小时车程的距离,但却不能天天相伴相守,因而衍生出家庭生活不便、情感空虚、孩子住校无家长管教等诸多情况,出现已婚“鳏夫”、已婚“寡妇”、城市“留守儿童”等新现象。这种人为的分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两地分居的夫妻,应该积极面对、坦然沟通、相互包容,以家庭为重,不要因此导致家庭离散和影响工作。□龚俊

新闻推荐

成都网红饼店雇人“假排队”20人的队伍有7人都是托

20人的队伍有7人都是托7月10日排队的女子三人组在7月11日又现身了。7月10日排队的女子三人组在7月11日又现身了。有句网络流行语:我走过最长的路,是你的套路。如今,可能要改成:“我排过...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怀抱古琴的村姑2017-07-14 06:01
猜你喜欢:
评论:(融入成渝带来阵痛—— 我们成了“牛郎织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