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人生路长何止一考?

来源:成都日报 2017-07-02 02:10   https://www.yybnet.net/

杨骊

刚刚结束的高考,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正在进行的志愿填报,又让家长和考生们心情纠结。上周末,我在成都市新会展中心接受填报志愿咨询,却发现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志愿十分茫然。家长们会问,哪个专业好就业、收入高,却很少问考生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很多考生也说不出自己的兴趣与志向。殊不知,一个人仅仅为考试而考,那么考完之后,你的人生将是一个巨大的空洞。

今年高考,又有一批考生妈妈身穿旗袍为子女送考,寓意“旗开得胜”。人们对于高考的激情,一方面来自中国人的文化DNA里从科举以来遗传下来的考试情结;另一方面,因为高考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命运。今年正值恢复高考40周年,不少大咖纷纷撰文,回忆高考是如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77年恢复高考时,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还在惠阳县马安农场当知青,他点着煤油灯夜夜苦读,最后成为全农场唯一考上大学的知青。巨人网络的史玉柱从小是个学渣,贪玩不好学。但是当父亲带他去了两趟大上海之后,史玉柱大受刺激,从此发愤图强,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

不过,相关的调查数据又让我们必须辩证看待高考的人生价值:某机构调查了千名高考状元,但发现多年之后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原因之一,就是不少高考状元把一次成功当作一生的资本,却不知高考的胜利只是人生的开始。因为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无数次考试,每次考试都可能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

相比之下,倒是有不少考试的失意者,靠着不懈的努力,在人生路上迂回曲折,渐入佳境。文学家沈从文当年考燕京大学面试为零分,他以湘西人的执拗坚守北大旁听自学,竟成一代大家,登上了北大讲台。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考了三年才考入北大,他在北大过得非常煎熬,毕业后好不容易争取留校教书,结果又因为做兼职培训被北大开除。正如新东方的校训所言:Seek the hope in despairing(在绝望中找寻希望),很多人生赢家靠的是在屡败屡战的考验中磨砺出来的强大内心,是在人生长跑中永不言弃的坚持。

有个令人心酸的科举笑话:宋代盛行“榜下捉婿”之风,刚中进士的韩南被媒人提亲,当问及他的年龄时,他苦笑着以诗作答:“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长期以来,考试与功利的密不可分让我们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快乐,更勿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或许,只有当我们从功利的考试羁绊中超脱出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求索知识和真理时,才能真正获得终身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前不久,四川大学毕业了一位75岁的历史学博士。这位40岁时就挣到千万美金的台湾商人黄祖申,因为热爱历史加上喜欢成都,拜比他还小的历史学博导为师,苦读四年戴上了博士帽。我同事的一位外籍朋友,是成都某外国语学校的校长,他35岁学西班牙语,47岁学阿拉伯语,因为热爱中国文化,他61岁又开始了汉语学习。这样的境界,就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新闻推荐

课本知识过目不忘、倒背如流在考试中屡屡考出高分成绩

课本知识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一句网络流行语“别人家的孩子”,说出了每个妈妈的心病!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家孩子,为什么成不了学优、尖子生,当不了学霸?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掏出了压箱底...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人生路长何止一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