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梁寒杲王一开陈春晖
高二结束的那个暑假,当大部分同学都在忙着为高三努力时,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张宇哲、王一开、陈春晖和贺朗等十余位同学已经去到了清华大学“暑期学校”,聆听前沿的科学讲座,感受大学生活的魅力。
能够在紧张的高中阶段享受到这样待遇的学生,便是清华大学锁定的“领军人才”候选人。据介绍,清华大学“领军人才”与“自主招生”、“自强计划”一样,同为学校三大自主选拔项目,其中,“领军人才”侧重学生的综合学业成绩,“自主招生”看重学生特长及创新潜质,“自强计划”则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的优秀学生。
通过“领军人才”的学生,不仅可获得学校高考的降分录取,进入清华大学以后,还将享受“特殊培养”,例如优先推荐参加学生骨干培养项目,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或“校友导师”等。
“领军”闯三关
首先学习成绩 要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据介绍,成外2017届高三毕业生中,一共有9名学生通过了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项目,他们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到清华大学不同分值的降分录取。
陈春晖回忆,高二结束后的暑假,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暑期学校”,而真正的正式申请,是在今年4月。“整个选拔过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为材料审核关。”陈春晖说,根据“领军人才”的招生要求,申请对象首先须是综合学业成绩在全年级前列的学生,同时,申报材料中还需填写高中期间参与的社会活动和获奖记录等,其中,“高中阶段五大学科竞赛获得的省级及以上的奖项也十分重要”。
材料审核后将产生初评结果,通过初评的学生即进入初试,也就是笔试关,而初评结果为“优秀”等级的学生,可直接进入面试。“笔试主要考数学和物理两科,满分200分。”陈春晖说,试题难度大概介于高考和竞赛之间,“可以说是竞赛初级的难度吧”。
谈到最后一关面试,陈春晖介绍,“领军人才”每年的面试内容都不一样,而且学校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基本无法提前准备。今年的面试为“材料面试”,也就是先给学生一些新闻、数据类的材料去阅读,然后面试官根据这些材料提问,以考察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同时,面试还会问到学生对清华大学的了解,以及对未来人生的规划等。
最终,清华大学将综合学生的初评结果,以及笔试和面试成绩,来决定该生是否通过“领军人才”候选人选拔,以及获得的降分录取等级。
为优生“护航”
降分录取
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
在成外,成都商报记者见到了该校通过清华“领军人才”项目的陈春晖、王一开和梁寒杲三位同学。他们仨加上同班同学张宇哲,无一例外都是学校“学神”级的人物,年级前四的名次,长期在四人之间轮流转。
“张宇哲的数学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考试,都几乎不会犯错,回回得满分。”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郭健康介绍,从高一开始,张宇哲的成绩就没下过年级前二,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从来都是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别聪明、勤奋和踏实。
王一开没有专门学过竞赛,“只是考前自己准备了一下”,其数学竞赛就拿了赛区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因此被同学们称为“传奇”。她性格开朗,对人热情大方,是班上的班长,还兼任校团委副书记,同时还要负责学校各种活动的组织工作,常常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填得满满当当。
“‘领军人才\’最看重的一点应该是综合成绩要好,其它方面的锻炼,我认为是提升了我的‘软实力\’,算是加分项吧。”王一开说,此外,她还十分喜欢画画,达到了美术八级的水平,因此希望到大学以后,选择建筑设计类的专业。
和王一开的活泼开朗不同,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梁寒杲很少参加课外活动,他性格内敛,话也不多,被同学们称为“学术型人才”,喜欢钻研各种理化实验,未来准备向材料科学方面奋斗。
据了解,对于通过清华“领军人才”候选人的学生,其成绩都十分拔尖,即使没有降分优惠,不少学生也能顺利考上清华大学,那为何同学们还要提前申请?对此,郭健康老师表示,第一,通过“领军人才”进校的学生,清华会有一些“特殊培养”的政策,例如优先推荐参加清华大学学生骨干培养项目,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或“校友导师”,优先推荐参加社会工作、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团队、公益志愿等,“总之,就是作为国家将来的‘领军人才\’来重点培养”。
其次,降分录取是为了给真正优秀的学生一重保障。“考试嘛,难免谁都会有失手的时候,降分录取就是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郭健康说,是为了不让学生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误而留下遗憾。
成都商报记者 张瑾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6月28日电(记者许茹)28日,国际篮联(FIBA)三对三U18(18岁以下)世界杯在成都开赛,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篮球世界杯比赛(国际A级赛事)。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40支代表队将在五天时间里,上演128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