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星航空新校区。
东星学子参加客舱实训课。
5月22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国际国内客运教师资格培训班在成都东星航空专修学院正式开班,来自该院的30余名教师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
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对民航专业技能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满足民航业对更高素质航空服务人才的需求,成都东星航空专修学院特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培训部经理、客运专业教员进行国际国内客运教师资格培训。
来自海航集团的空姐杨军,是该校的六位空乘老师之一,她参加了这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为什么要从一个在蓝天飞翔的空姐,华丽转身成为了航空学院的老师?杨军老师这样说:“我希望更多怀揣蓝天梦想的学生能实现愿望,能够把我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言传身教带给学生,也是我当教师的快乐”。
院长辜英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提高学院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方法,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学院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中国民航“十三五”规划指出,未来5至10年,中国民航仍将保持较快的整体发展速度,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国民需求。在此期间,四川省将全力推进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巩固“航空第四城”的地位,加快“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
为了培养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特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培训部经理、客运专业教员进行国际国内客运教师资格培训。30余名航空专业优秀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对接国家级航空枢纽建设,培养高素质航空服务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为此,按照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标准,学院持续引进了一大批高职称人才和高层次毕业生,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并通过科研课题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目前已经打造出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以“双师型”教师为特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院长辜英智说:“我们深知,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校本教材的建设,将有利于学院内涵的提升和特色的发展。为此,学院以‘学术委员会\’为主体,聘请省内多位教育专家,联合四川大学出版社,结合教学实际和民航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编撰了具有民航特点、东星特色的‘十二五\’规划航空服务专业统编教材,如《民航服务概论》《民航服务心理学》《民航服务礼仪》《民航安全检查基础》《民航客票销售实务》等。”
为了与行业发展保持统一,强化科研教学能力,在充分总结了“十二五”统编教材的经验基础上,学院正在积极组织编撰“十三五”规划航空服务专业统编教材。
2017年9月,东星航空专修学院投资近6亿元建设的新校区将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预计在校学生将达到1.2万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资源丰富、设备完善的崭新校园,将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将持续加大教育教学硬件、软件投入,为民航业的飞速发展输送专业过硬、服务一流的毕业生。”辜英智说。
学校还购置了波音737-700型实体飞机、波音模拟机舱、动态实训机舱、恒温水上训练池、舱门训练器、灭火训练器等全套航空实训设备,达到了中国民航局对第三方培训空中乘务员所需的客舱训教设备和设施标准。另外,新校区还配置了综合教学楼、图书馆、创业就业体验中心、运动场等一系列设施。
辜英智说:“我们将立足四川、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师资质量,为四川省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储备人才,为中国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峥
新闻推荐
早在1997年,黄文端老人就和丈夫鲜清挺一起签下了遗体捐赠自愿书。5月16日这天,99岁的老人走完了人生旅程,她也兑现当初承诺,将遗体捐献给了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儿子鲜琦遵从老人遗愿完成交接仪...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