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卫生计生委发布消息,截至目前,成都已有244家医疗机构实现了检查结果互认,并已有66384人次享受到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甜头。对于那些需要在这些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个省钱、省时的好事。(5月11日,四川在线曾报道)
医疗机构重复检查,让患者跑断腿。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不同医院看病,往往会做重复性的检查。常见的像血常规、肝功、肾功、彩超和CT等,重复收钱不说,还浪费时间和精力。身边朋友一次感冒伴发炎症久治未见效果,他跑了多家医院,等候他的往往都是上午排队挂号,见到医生后,不管你最近是否有过检查,医生还是会在诊疗系统内勾选出一长串检验、检查项目,交钱后拿到的是长长的缴费清单。抽血、拍片更多就像是走流程,等到下午拿到结果,医生看了数据很快便开出药方。用他的话讲,整个过程,医生问诊的时间其实就短短几分钟,而那些检查、流程常常要好几个小时,让人耗时费力不说,小病都拖成大病了。
平常感冒的就医经历,很具有代表性。这折射出来的是繁琐的就医环节,是医生过度依赖检验设备,是患者重复检查负担加重……医院重复检查,美其名曰“实时诊疗”,其实是经不起细细追问的。为什么都是设备检查出的数据,你认他就不认?为什么上午在A医院检查的结果,下午在B医院就是不行?为什么这个医生开的检查,那个医生又要重新来过?说到底,无利不起早。然而,医院重复检查虽说收费增加了,但患者的满意度却降低了。
从长远来看,医疗机构重复检查不利于医患关系和谐,也与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制相悖,需加以改变。高兴的是,成都已有244家医疗机构实现了检查结果互认,这在四川省内率先迈出了实质一步。但更多人关心的是,这种让人羡慕的“成都模式”何时才能推而广之,在全省甚至更大的范围施行?这需要医疗机构看得长远,摆脱靠检验检查收费的依赖,加强医护人员素质,提高诊疗水平。相关部门要持续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好医院间的利益分配,才能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患者少跑腿,满意度自然就提高了。
新闻推荐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成都市天府新区新兴小学师德建设典型事迹宣传
近年来,成都市天府新区新兴小学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教职工师德建设实践教育系列活动。日前,该校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廉洁...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