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第一窗口” 的守护者——记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主任董霞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2017-04-19 10:14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名片

董霞,女,1976年11月出生,甘肃天水人,大学本科,2000年7月参加工作,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四川省医学会急诊专委会委员、2015成都市急救技能大赛评判专家、四川省医学会灾难医学专委会候选委员、四川省骨科医院干保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热病分会常务理事。被四川省骨科医院评为2008年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2016年获四川省五一奖章称号。

今年41岁的董霞,2000年进入四川省骨科医院。从住院部的小医生到急诊科主任,经历两次地震的她,无论是面对患者生活中的脱臼还是血淋淋的车祸创伤,总是显得从容不迫,镇定自如。在她诊断治疗的患者中,小到2个月娇嫩的婴儿,大到93岁高龄的老人,都能为其排忧解难。正是因为精湛的医术,娴熟的手法,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董霞获得了2016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4月12日,记者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见到董霞时,她正给一名8岁的小朋友检查手腕。“宝贝儿,手还疼不疼?有没有乖乖吃饭?”董霞温暖的言语,一下就拉近了和小朋友的距离。“已经不疼了。”小朋友丝毫没有见到医生时的紧张,反而笑嘻嘻地回答着。因为怕小朋友着凉,检查的同时,董霞还不忘叮嘱家长把衣服给孩子披着。

“我们董医生既细心又有爱心。急诊科是医院的‘第一窗口\’,代表着整个医院的医术和服务质量,她的医术、医德我都看在眼里。”行风监督员曾阿姨原本忙碌着到各科室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一提起董霞,她忍不住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讲述董霞在工作中的不易,同样也是医务人员的不易。“我们的医生为了抢救病人,总是和生命赛跑。很多时候,面对病人的不理解,医生只能忍气吞声。有一次,我看到董医生被患者骂得很厉害,受了委屈跑到一边偷偷抹掉眼泪回来,再微笑着继续给下一位患者看病,我看着都心疼。”听见曾阿姨对自己这样称赞有加,董医生谦虚地摆摆手。

一头利落的短发,看上去酷酷的董霞当年也是长发齐腰。可为了医疗事业,她从一毕业就剪成了现在这样。“避免进入手术室,带进污染源。”她笑着说,这也算是断发明志。自从2014年担任急诊科主任以来,董霞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对急诊科进行优化组合,实行分组管理、组长负责制,落实岗位、分工明确。 2014年,急诊病人就诊量较往年增加了20%,2015年急诊病人就诊量在2014年基础上增加了10%。急诊科从以往的7名医生、7名护士,到现在已增加到11名医生、16名护士。除了任四川医学会急诊专委会委员和灾难医学专委会委员,去年,董霞还担任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热病分会常务理事。

为了让骨科医院的急诊室更有特色,董霞带着老主任的嘱托,开始了改革创新。四川骨科医院急诊室传承下来的是郑氏正骨手法,能够避免患者开刀动手术,靠手法和小夹板达到同样的效果。董霞带领团队找数据、写论文来证明郑氏正骨手法的科学性。现在,董霞和团队主研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院内课题3项,并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和大会发言,发表论文10余篇。本报记者 雷琰 文/图

新闻推荐

多地对共享单车管理升级乱停与破坏管住了吗?

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马路、小区乱停乱放,肆意破坏的车辆堆积成山……随着数量激增,共享单车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据悉,目前摩拜单车已投放超过300万辆智能自行车,ofo单车覆盖46座城市...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第一窗口” 的守护者——记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主任董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