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陶泓霖 晏洁)7月10日,参加九三学社中央第八次科学座谈会、钒钛产业创新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讨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分组参观考察了攀枝花市工业、科研、特色农业、康养旅游产业等发展情况。
走进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芒果基地,专家学者们被1.8万亩优质晚熟芒果吸引,纷纷掏出手机拍照。“为什么芒果套袋会有两种颜色?”“目前基地里有哪些品种的芒果?”“攀枝花芒果的品牌竞争力有多强?销售渠道都有哪些?”……大家的话题围绕着眼前的芒果展开。
“我们村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是芒果产业帮助全村1400余户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混撒拉村相关负责人对大家说。听完混撒拉村的致富故事,专家学者们为这个村红火的“生意经”点赞,并对混撒拉村今后的发展支招。(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混撒拉村芒果产业已经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今后的打算应该适当考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说。
在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专家学者们感受着项目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站在花舞人间游客接待中心的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三角梅、黄桷兰等特色植物环绕在阿署达村周围。“阿署达村是一个彝族村落,曾经一片荒芜,农民增收困难。”东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花舞人间景区项目落户阿署达村后,阿署达村村民配合项目规划,不仅做起了乡村旅游业,还不断吸收攀枝花打造“中国阳光花城”的城市发展理念,逐渐做起了康养旅游产业,推动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专家学者们认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攀枝花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座因工业闻名的年轻城市正在摆脱“一业独大”的束缚,走一条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互动发展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
当天,部分参会人员先后前往攀钢集团轨梁厂、攀钢集团研究院、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
走进攀钢集团轨梁厂,大家立即看见了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一根根通红的钢坯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了一根根细长的钢轨。参观考察中,大家详细听取了生产工艺流程介绍。据了解,攀钢集团轨梁厂目前拥有2条万能生产线,具备年产重轨、型钢、方圆钢三大系列170万吨钢材的综合能力,是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三家采用万能轧制工艺生产100米钢轨的企业,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钢轨总量的72.5%。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教研室副主任程精涛说,钢轨生产过程很震撼,这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突飞猛进,在世界上比较领先。“转型是应该的,但钢铁不是夕阳产业。”程精涛说,攀枝花发展含钒钛的钢铁具有优势、潜力很大,建议高起点、高质量发展优质钢铁。
攀钢集团研究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25项、省部级成果261项;专利权1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900余项,国际专利56项。在这里参观考察时,参会人员听取了高钛渣提取利用、钒电池等钒钛科研项目进展情况介绍。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技术发展部主任、教授级高工陈旭晔说,产业转型过度依赖资源,是不可持续的,主要应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产品性能、功能,这必须要坚持创新,生产创新型产品。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研究员宋群梁此次带来了一个关于钒钛产业新的增长点的报告。他说,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高校教师更要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努力,攀枝花资源优势不可替代,要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高端产业,不能只卖资源。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收集了党和国家三线建设文献史料、资料、文物等1万余件(套),图片2万余张,口述历史等视频资料1万余分钟,其他三线建设时期视频资料3000多分钟,是全国展示和反映三线建设历史占地最大、展品最多、内容最丰富、影响力最大的博物馆。参观中,大家被先辈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
新闻推荐
□张育新特约通讯员孟祥林青年创新登高立项349项;形成攀钢青年技术创新节活动的思路;全体青年确保直接创效72.34万元……今年以来,攀钢团委扎实开展青年创新登高活动,努力建设青年创新工...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