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老成都想开车上路不容易

来源:成都商报 2016-01-09 18:23   https://www.yybnet.net/

记得在成渝高铁通车前,“大周末”披露了一段从成都到重庆的公路故事,在没有铁路的1940年代,一位成都茶商家的少爷,坐着烧木炭的蒸汽汽车,有惊无险地花了七天的时间才从成都赶到重庆。

当年的七天,如今只需要一个半小时。这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如今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老成都人,都还有不少当年有关汽车的回忆。我们在档案馆查阅资料时也发现,对比今天的我们的交通,变化完全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比如,车辆靠左行驶和今天靠右行驶完全相反;开着车子想转弯了,发现车子没有转弯灯;车子没油要加油了,发现这个月用油量已满,有钱也加不了油……一句话,当年在成都当私家车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成都,靠左行驶

老成都人读小学的时候,老师会反复提醒,走在路上,要靠左边走

很多人在读小学的时候,课本里都说,走在路上,要靠右边走。但这个星期,“大周末”的读者周定培却告诉我,作为80多岁的老成都人,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常常告诫他们的一句话是,在成都的街上走,要靠左边走。

记得成都市档案馆曾有一张当年《新新新闻》的插图,画面上时髦的女交警穿着靴子、手拿交通棒,嘴上哼着“请走左手”的小调。那时候,还要在报纸上通过插图宣传靠左走的规则。

当年行人靠左走,车辆也靠左行驶,跟今天完全相反。为什么要靠左呢?因为当时的汽车,基本都是右舵车,方向盘在车厢右侧,而行人在道路左侧行走安全性也较高。当然,那时成都的街上,车子还是少,主要还是走路的、推鸡公车的、拉人力车的。

周定培回忆,当年最热闹的东大街、春熙路这一带,路口有警察,指挥车子少,指挥行人多,“哎,哎,靠左手哈!”走个路还必须靠左边,很多人不习惯,不是这里人力车碰了行人,就是那边两人对撞了脑袋。如果大家心情都不好,免不了要来一句,“晓得走路不?”就像今天好多司机生气时会说“晓得开车不”一样。

当年成都的汽车并不多,车牌号码长也不过三位数。周定培家住华西坝,老家则在双流,他记得在安顺桥有营运的小轿车,坐到双流一个人需要1个大洋,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差不多200元吧,一般人是坐不起的。不过在武侯祠附近,可以付钱搭返空货车,“可以讲价,比小轿车便宜得多。我曾经坐过一次,车子也没啥减震,路况也不好,一路非常颠簸,我抓住货箱的杆杆不敢放手。”

当时的汽车还非常容易坏,周定培家附近就有一个汽修厂,生意非常好,他常去看热闹,他觉得修汽车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不过家里人却不同意,给他介绍了一个装裱铺的工作。多年以后,周定培的工作单位变成了驾校,这多少和当年联系起来了。

拿驾照,要考地理

出远门没有一点地理知识、气候知识的话,要吃苦头

老司机都知道,以前开车算是一个技术活,学车不容易。在周定培的记忆中,成都有汽车修理厂,却没听说有驾校。不过,重庆倒有一个,叫重庆汽车驾驶传习所。

无论是重庆,还是成都,要想驾驶汽车,必须持有驾照。在四川省档案馆,我们找到了当年考驾照的规则,以及开车的各种规定。

我们现在考驾照,先要去体检,然后考理论知识,最后是桩考、路考。而在“民国时期”,考试的范围还要多两项,一是机械常识,二是地理常识。司机要了解内燃机发动原理、修理程序等等。想来,当时汽车经常坏在路上,如果不会修车,那就惨了。像“大周末”曾提到的坐木炭车到重庆的徐伯荣,他们的车开到龙泉山就坏了,但是司机一点也不慌,“有经验,工具齐全,花了一个多小时功夫把车修好了。”

至于地理常识,当时中国的道路情况并不好,如果出远门没有一点地理知识、气候知识的话,要吃苦头。比如夏天雨后的太阳毒辣得很,要赶路就要早点走。

从驾校学习,拿到驾照,还得每年到发照机关审验并交手续费,那时候违章没有扣分,主要是扣钱。我们在四川省档案馆的《公路交通违章处罚规则草案》里看到,罚金分为六档,从五毛到二十元不等,按照当时的物价,对违章处罚还挺重的。

比如“汽车未置喇叭者,处五元之罚金”,汽车没装喇叭罚五元,一年之内如果再被发现,第二次就要罚十元了。在相关档案中,我们也看到汽车的登记文件,除了有司机姓名,还有行驶区域的要求,有的是成灌,有的是成渝,也就是说限定成灌的,不能开到成渝这条线上,违反了也要罚款五元。如果是自用车,私自改成了营运车,则要遭受顶级的二十元罚款。

其实,当时的交通违章处罚规则,对车辆违章的认定,大致与现在相同,比如超速,根据超速的程度,罚款也不同;肇事逃逸,不但要罚款,还要送法院;而醉驾,以及驾照被扣还继续开车的都要被长期吊销驾照。

想转弯,得打手势

当时开车是不打转弯灯的,因为车上根本就没有转弯灯

好了,现在假设你穿越到当年的成都,成了一个富贵人家的少爷,家里买了一辆车,自己也拿了驾照。当你开着车上路的时候,你会发现,当年在成都开车,不像现在这么简单。

首先车不能开快了,在城里时速不能超过15英里,也就是时速24公里的样子。但那时没有测速装置,所以当时有一种超速叫警察觉得你超速了。当然,出了城,就没有限速了,爱开多快开多快。可城外的路,那叫一个烂,能保持时速20公里已经不错,开快点的话,车子都要散架。

还有一个问题是转弯灯,在四川省档案馆的档案资料中,我们看到,开车错用手势也是要罚款的,这是因为,在当时开车是不打转弯灯的,因为车上根本就没有转弯灯。这是一段有趣的历史,汽车的出现很早,但是转弯灯却很晚才成为车身的一个必要部件。

根据学者李开周的研究,没有转弯灯怎么提示行人和其他车辆呢?“民国”司机使用“手势”或者“转向标”。打手势,比如需要左转的时候,左胳膊从左边的车窗伸出去向左前方挥动;需要右转的时候,把右胳膊从右边的车窗伸出去向右前方挥动;如果想减速或者停车,同样也要伸出一条胳膊,手掌向上;如果想让后边的车辆超车,手掌向下。这些手势是每一个“民国”司机都必须要掌握的,考驾照的时候一定要熟练展示,否则考不过。

转向标比手势出现得晚一些,它是抗战时期由美国司机引进到中国的。美军开着吉普车和军用卡车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后方城市来回穿行,中国人一瞧,咦,人家美军拐弯的时候不打手势,而是转动前面挡风玻璃上贴着的一支铁箭头,这支箭头红绿分明,箭头向左表示左转,箭头向右表示右转,箭头向上表示直行,箭头向下表示停车。这可比手势简单多了,于是中国的司机也开始模仿:在挡风玻璃上钻个窟窿,把特制的转向标安上去,转柄在车里,箭头在外面,开车的时候操作转柄就可以了。

想一想,在当年开一个车,不但要看前方的情况,还要一会儿挥这边的手,一会儿挥那边的手,开车是一个体力活,难怪当年超过50岁就不让开车了。

加油贵,就烧木炭

有时汽车上的木炭烧完了,还要发动旅客下车拣柴火做燃料

家里有钱买了一辆车,自己拿了驾照,身体也不错,这时又要面临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怎么加油?在“民国时期”,汽油是非常昂贵的,在1930年代,南京等地的汽油价格,相当于现在人民币30元一升。汽油运到四川,价格只会更高。到抗战全面爆发,通过轮船进口汽油的路被封,汽油就更贵了。所以当时开车,烧的不是油,真的是钱吶。

就算家里不差钱,汽油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在抗战时期,1938年,四川省各界战时节约运动委员会发布了“为节制汽油消耗通知汽车车主书”,里面写道:虚耗一滴汽油等于消耗同胞一滴热血。各位的汽车,请于十二万分必要时才坐,像平时吃馆子、到娱乐场,或者送太太、小姐到不重要的地方,务请不要乘坐。本会将组织密查队,如有故意违反规定的车子,将车主的名字登报披露。”

在抗战时期,哪怕是军用汽车,每个月都不会配给行驶超过1000公里的油量,民用车辆的用油配给则更少。

在这个时候,把汽油车改装成酒精车或者木炭车在四川流行起来,以蔗糖酿造酒精,简单经济而且质量上乘。以1942年为例,四川产酒精800万加仑,可供行驶里程5600万公里。

而木炭车也受当时政府大力推广,其原理是:当炉膛内的木炭点燃后,迅速封闭炉盖,造成炉内缺氧,使燃料处于半燃烧状态,从而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经过过滤后,到混合器与外界进入的空气混合,便形成可燃气体,然后进入气缸,通过电火花点燃爆发而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运行。

当年专家调查,烧木炭性价比最高,每公里花费大约是酒精的四分之一,汽油的七分之一。但是木炭车比烧汽油要费事得多。发车前要提前点炉,一般从点炉到启动需40~50分钟。行驶中,还要添料、捅炉、掌握木炭燃烧程度,司机和助手每天工作相当辛苦。而且木炭车行驶速度慢,载重能力差,主要承担客运。由于车辆老旧,汽车中途抛锚现象时常发生。特别是遇上坡路段,汽车经常熄火,需旅客帮助推车。有时木炭烧完,还要发动旅客下车拣柴火做燃料。

木炭所含的黑色素成分不亚于煤,一趟车回来,司机成了黑人。但因为性价比高,一直到1950年代,木炭车才彻底被淘汰。(肖飞 廖庆)

四川省档案馆

成都商报社联合出品

合作撰稿

四川省档案馆

宋弋 米晓燕

新闻推荐

曾经的国企老总谭建明 是如何滑向贪腐深渊的?

蓉城清风商报观察他原本是成都兴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去年8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10月,因受贿罪二审被判处无期徒刑。昨日,成都市纪委“廉洁成都”微信通报了谭建明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经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成都想开车上路不容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