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也是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
这也是成都“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验收之年。“高标准”彰显出自加压力,“全面小康”意味着一个都不能丢下。
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最后落脚到“共享”上,这是每一个成都人共有的权利。
民生历来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涉及到每一个家庭,就更需调和鼎鼐、协调各方之智慧。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方能人人享有。
“民者,国之根也”。成都正行进在“人有普保、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的路上,全市人民一定会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相信,成都在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之后,在“大民生、细服务”的理念之下,未来五年人民幸福指数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我现在在给女儿带孙女,孙女后年上幼儿园。最近的公办园距离我们家比较远,要走20多分钟,还要过大马路;楼下倒是有所民办幼儿园,但太贵了。我希望到后年孙女上学的时候,楼底下能有一家平价又优质的公办幼儿园,我们老年人就省心了。”
——锦江区退休医生丁友兰
小明穿越2020
收入会不会增加?养老有没有保障?看病难不难,娃娃学费贵不贵?来自农村的小明(虚拟人物)已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他和很多成都老百姓一样,非常关注这些问题。之前为了这些事情,小明很焦虑,但自从了解到成都“十三五”规划建议文件后,小明的焦虑慢慢消失了。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成都确立了“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将通过多渠道增收、保障就业等方式达成。
未来5年,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成都将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将继续深入,同时最低工资保障、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将得到完善。此外,备受关注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也将继续推进。
在扶贫方面,规划建议提了两个关键词:高标准和精准。成都将建立健全投入增长、资金监管、社会参与和群众自主发展等相关帮扶机制,分类实施就业扶贫、助学扶贫、医疗救助扶贫、低保兜底扶贫和灾后重建扶贫,以更高标准减少城乡相对贫困户。针对城市扶贫,成都将加大对城镇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力度。
推行渐进式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未来5年,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在成都加快建成。具体而言,将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优化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程序,推进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
成都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按照统一部署,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此外,还将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制度,探索整合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成都还提出将规范商业保险参与大病保险经办管理,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理顺药品价格
特殊药物免费供给
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未来5年,成都将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将理顺药品价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将推进成都国际医学城建设,加快国际医院建设,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医疗服务水平的医疗机构。
成都将提高普惠性
学前教育覆盖率
根据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成都将推进“名校进县城、托管到乡镇”制度,努力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在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推进有条件的区(市)县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此外,成都将推进教育均衡化。坚持公办公益为主,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
《建议》还提出要深化中考制度改革。对此,吕信伟表示,教育部可能马上会出台全国性的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待指导意见出来后,成都市将按照四川省的统一安排,有序推进改革。”他说,目前,成都已经在进行调研、论证、广泛收集意见等前期准备工作。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成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并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成都未来将鼓励家庭养老,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成都还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把体育产业
作为新经济增长点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将在成都实施市民体质提升计划,推进全民健身,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成都市体育局局长谭学军表示,国家已经把体育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把全民健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据介绍,目前,成都市体育局和规划局正在委托成都规划设计院,编制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规划,其中包括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和绿道、健身步道建设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喜欢马拉松、长跑等户外运动,并且希望锻炼场地就近就便、每天都能参与,而不是只能周末到一个条件很好但很远的地方去锻炼。我们会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实际,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健身场地和设施延伸到小区,到老百姓的身边。”谭学军说。
成都商报记者 王冕
新闻推荐
近日,《四川银行业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暨四川银行业社会责任工作表彰会在成都举行。据悉,到2014年末,全省234家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达6.91万亿元,全年依法纳税超过263亿元。会议当天,由...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