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李秀明
一个老城管的小故事
我孩子小的时候,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城管他当然不会懂,就说街上撵摊摊的。
前两年,孩子大了,我告诉他我是做城管的。他说:“就是撵摊摊嘛”。我反驳不了他。
现在,我会耐心地告诉他,我主要做的事已经不是撵摊摊了,是服务辖区。“城市管理就是城市服务。”
这是水井坊街道城管部门一个“老城管”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事情虽小,道理不小。
关于扰民
“自己制定的公约,自己当然得遵守啊。”自从公约出台后,居民几乎没在夜里再听到过汽车鸣笛。
关于占道
“我们征求了各个餐馆老板的意见,最终决定在中午的两个小时,允许把桌子摆出门面。但必须遵守如下条件……
“吵”出来的社区公约 更有约束力
近几年,水井坊街道的社区和很多院落都出台了自治公约。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水井坊街道金泉街48号制订了“夜间回家不大声喧哗、车辆在院内不按喇叭”的公约条款。金泉街50号制定的公约内容包括:“宠物粪便必须由宠物主人及时清理”的公约。
而公约的制定,是大家‘吵\’出来的。“我们鼓励社区居民在制定公约时充分发表意见,意见不一致,‘吵\’起来也没关系。”街办的一位负责人说,一个社区因为养狗问题,在制定公约时两方争执了很多次,最终在互相都有所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只有经过争吵的公约,大家才会认真对待,认真执行。”
“自己制定的公约,自己当然得遵守啊。”金泉街48号一位赵阿姨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她说自从公约出台后,她几乎没在夜里再听到过汽车鸣笛。“有时候有客人来,会在院里按喇叭,我们都会上去劝。”
“原来城管的工作就是一帮人管所有人,总感觉是只有自己在喊。现在有公约的约束,居民自觉了,还会帮着我们做工作。看到街边卖菜的随便乱丢菜叶子,有的居民就会上去劝。”
不仅有自治,还有法治。据街办一位负责人介绍,对于涉及法务的城市管理问题,街道调解不下的,街办鼓励居民打官司解决。“你提出诉求,我们解决不了,就建议通过法律渠道解决,打赢了官司,街办替你出诉讼费。”
据介绍,推行社区自治后,水井坊街道收到的各类投诉少了八成左右。街面上的市容秩序等问题,因为有社区居民帮忙,也变得轻松了很多。
分类管理 餐馆和顾客都满意
水井坊街道地处城市核心区域,企业、写字楼众多。每到中午,写字楼上的白领们出来吃饭,街边上的小馆子就会把桌子摆到街上。之前城管人员每天都要吆喝很多遍,甚至蹲点在餐馆多的路段。占道经营的问题虽然管住了些,但只要一放松,问题马上就回弹。“我们管理时压力很大,餐馆老板跟我们对着干,吃饭的人也给我们白眼,有时候还会给我们喝倒彩。”一个城管协管员告诉记者。
怎么办?街办相关负责人说市里有政策,可以对城市街区进行分类管理。街办就把辖区划分为三类街区,一类、二类街区是商业核心区和城市主干道,严管街面,不准占道经营。三类区域多是背街小巷,街办就制定办法,允许小餐馆限时限区域占道经营。
“我们征求了各个餐馆老板的意见,最终决定在中午的两个小时,允许餐馆内已经没位置的餐馆,把桌子摆出门面。但必须遵守如下条件:在桌子上设置告知牌,提醒顾客不能随地丢垃圾,餐桌边要设垃圾桶;餐桌要合理摆放、要整齐,不能影响过路行人;时限一过,必须把餐桌收回,并且把占道经营的区域打扫干净。”街办和餐馆达成“君子协议”,城管人员监管餐馆执行,一段时间下来,既解决了周边上班族吃饭的问题,也增加了餐馆的收入,市容秩序和卫生状况也很好,解决了这个困扰城管人员多年的问题。
述评
注重民生,社会治理不忘初心
□成都商报评论员 徐琼
城管是什么,真的只是“街上撵摊摊的”?成都水井坊街办的城市管理改革或将改变这种公众“刻板印象”。
街道作为城市管理的最小单位,每天都上演着最日常、琐碎但又最令民众可视可感的场景,也因此,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可谓成都社会体制改革的基础与堡垒。以小见大地说,水井坊街办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进街道综合治理体制改革的努力,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尊重民意、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利于激发并提升社区民主自治能力。
改革不外是为民生求福祉。成都全面深化改革始终紧扣民生需求导向。当前的民生与民心关切,毫无疑问地集中于教育、就业、医疗、社会治理。这也是成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公共服务的导向所在,比如推进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69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无不证明,保障与改善民生,是社会体制创新万变不离其宗的价值。
新闻推荐
10月24日,东风标致“动·感”全系车型体验行动来到成都,凭借东风标致自身的品牌实力与卓越的产品性能,点燃蓉城消费者的驾驭激情。历时6个月,覆盖全国118座城市,汇集东风标致全系7款国产车型及2款进口...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