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拟从入学、编班、教学、作业、考试、等级评价等方面破解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规定》一出,立即引发社会热议,人们在表示赞成的同时也提出担忧和怀疑——一纸禁令能否还孩子快乐童年?真正起到“减压”效果?根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顽疾?
不留作业
能否还孩子快乐童年?
《规定》中提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对此,部分小学生家长,特别是双职工家长对孩子放学后可能会出现的“放羊”状况表示担忧。
减负后,学生有了充裕的时间后,该如何安排?一些家长表示,自己会给孩子布置作业加码加量,或送孩子去上校外辅导班。成都市民魏先生在一家国企上班,秋季开学后他的女儿马上要升入五年级,升学压力让他丝毫不敢对女儿放松,一口气给女儿报了奥数等4个辅导班。“虽说升初中是摇号入学,但公立名校入学名额有限,与其把孩子的命运交给运气去赌博,不如靠成绩冲击私立名校。”
部分小学负责人认为,新政中对作业的规定恐会遭遇执行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一些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学生放学后无所事事,恐会成为电子游戏厅、网吧的“常客”。成都双林小学校长曹秦蓉说,在目前阶段,社会尚未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体验平台和环境,类似参观博物馆等体验式作业恐难以实施。
教育学者认为,减负的关键不在于全面“封杀”书面作业,而是学校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愿学、愿写,把做作业的负担变成求知的快乐。比如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查资料或动手实践自己寻找答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姚文说,小学阶段不留作业“一刀切”式的规定不符合实际,学校可以根据年级、学生不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书面作业,但作业量一定要适度。
规范考试
能否减轻学习压力?
《规定》要求,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对此条规定,社会各界褒贬不一。部分家长告诉记者,过于频繁的考试竞赛、排名的确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但如果低年级完全取消考试,高年级几乎不考试,又怎样及时检测孩子掌握所学知识情况?一位小学四年级家长说:“我家儿子调皮,自制力差,要大人看着才好好做作业。如果学校不布置作业,每学期才有一次考试,孩子一旦放松,成绩拉下来后,就难补上了。”
对家长提出的疑问,成都泡桐树小学校长陈杰等人认为,学校需要改变以一张试卷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传统方式,探索制定新的评价、考察方法。如语文学科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阅读交流会”“生词拼写大赛”“作文竞赛”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一些教育专家、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减负”不等同于简单取消考试这道“紧箍咒”。考试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关键在于正确看待、运用考试及考试结果。考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和老师发现学习中不足,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姚文中说,考试在教学中有多种功能,但在国内却被“异化”为加压手段和淘汰工具。社会各界应理性对待考试,把它作为教学的检测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不应机械、简单的取消它。
减负新政
能否撬动应试教育“磐石”?
一些社会人士认为,学生负担重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然而“减负令”并未撼动以“考分”为本的传统人才选拔模式,新政策颁布后难以摆脱“最初起到一定作用,之后故态复萌”的命运。
河南一位家长告诉记者,面对“一考定终生”的现实,很少有家长敢在还孩子快乐童年、培养孩子能力和考上大学之间选择前者。孩子只能被逼付出玩耍睡眠时间,从“幼升小”至高考一路拼杀。即便学校把作业、考试砍得再多,只要有考场上见分晓的压力,孩子就不可能轻松。
四川一所中学退休校长坦言,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老师、学生,只要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为主导的评价系统未变,就很难搬走压在学生身上的重重学业大山。学校要评等级,老师要分优劣,学生要上大学,均要以“学生考试成绩”说话。当整个教育系统都围绕着考试“指挥棒”打转,“减负令”最终会变成空洞的口号。
怎样才能走出“减负”年年喊,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的困局?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直言,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中高考制度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治标不治本的“减负令”实难真正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只有对症下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缓解择校热,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科学、多元评价体系,才能把学校、教师、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新华社)
新闻推荐
记者从相关会议获悉,将于10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十四届西博会,四川农业招商项目将推出879个,总投资2043.3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03个,投资额共计1980.26亿元。据省委...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