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南桢文/图
扩大规模、美化亮化环境、增加服务功能、增添文体设施和场地……今年以来,仁和区不断提升农家乐的品质,力争将农家乐打造成阳光康养休闲胜地。1—10月份,该区农家乐接待游客105.0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605.19万元。
升级改造 提升品质
近年来,随着务本乡的油桃、樱桃、核桃、芒果等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这里采摘新鲜水果,品尝农家饭菜。一股开办农家乐的风气开始在务本乡兴起。2010年,乌拉村桃园组村民肖兴梅开办了一家农家乐,但随着冬春疗养游客的增多,她家的农家乐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仁和区的农家乐在全市起步较早、数量最多,但近年来却出现了设施老化、娱乐项目单一、接待服务能力趋弱的情况。为改善这一现状,仁和区对70多家农家乐(度假村)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仁和区文体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相关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目前仁和区共有8家二星级农家乐、1家三星级农家乐、5家四星级农家乐和1家五星级乡村酒店。游客可根据店门前的A级标识,来判断该店的设施、服务等条件。今年10个旅游新村内新建、改扩建的农家乐也正在进行标准化建设。
借助今年旅游新村建设的契机,肖兴梅投入10万元对自家的农家乐进行了升级改造,争取达到星级农家乐标准。提档升级后,肖兴梅家的农家乐更加宽敞,厨房和住宿布局更加合理,能够容纳近百人同时就餐、20多人住宿。
“我家农家乐旁还有一个几十亩的桃园,届时,游客可以春赏桃花,夏摘油桃,体验农耕农事,这样就可以留住回头客,吸引更多的客源,估计今后每年的收入在现有3万元的基础上翻一番应该不成问题。”谈到今后的生活,肖兴梅很乐观。
作为今年全区确定的10个旅游新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务本乡加大了对乌拉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建成一条长1.53公里的通村公路,与樱桃和核桃基地道路相连,形成一条公路环线,不仅解决了水果外运难题,也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生机。沿线的15家农家乐,已有6家按照星级标准进行提档升级,到年底完工后将形成200人左右的接待能力。
除了提升硬件外,今年,该区还邀请了专业人员对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形象、礼仪、服务、技能进行了专题培训。截止目前,已开展培训10多次,培训从业人员700余人。
冬日暖阳 吸引宾客
11月29日,省射箭队队员来到柠檬庄园,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冬训。在庄园后山刚修建的射箭场地上,队员们正在阳光下积极训练。“我们正在备战明年的十二届全运会,这里很暖和,特别适合冬季训练。”教练谢江说。队员任进科告诉记者,成都这段时间又冷又湿,根本看不到太阳,穿得厚厚的,训练起来放不开。
“这块射箭场地是今年才建的,一方面为来庄园冬训的运动员提供场地,另一方面可以为前来休闲的游客提供一个活动场地。”柠檬庄园前台负责人殷晓梅说,“庄园还投资300多万元完善了停车场、新建了商务酒店、增设了垃圾桶和垃圾箱、对山地进行了绿化。同时,对新进入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积极创建四星级农家乐。”
12月4日,在仁和区金叶度假村池塘边,一群老人晒着太阳,聊天、看书、钓鱼,怡然自得。“这段时间,成都很冷,往年我们都到三亚过冬,后来听朋友说攀枝花冬天很暖和。”杨庆玲老人说,“11月16日赶到攀枝花,感觉这里吃住都很不错,上午晒太阳、看书、上网、钓鱼,下午可以打麻将、玩扑克牌等,晚上还可跳跳广场舞。我们准备住2至3个月。”
“这里的气候很好,适合我们老年人过冬,明年我打算把97岁的岳母也接来一起过冬。”在一旁钓鱼的吴燕强老人附和道。
金叶度假村负责人刘波说,度假村能同时容纳200人入住,目前已预订了190多位。从2004年开始,金叶度假村利用攀枝花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接待外地老人过冬,随着多年的发展,到这里过冬的外地老人已从2004年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200人。
在总发乡,盛茗山庄一期投资3300多万元建成接待中心、餐饮会议中心、娱乐中心和酒店,目前已在进行室内装修;二期投资2300万元的银发康养中心现已开工建设。在中坝乡,以阳光康养为主题的王府井、浩山寨乡村酒店正在加紧建设。今年以来,仁和区围绕“阳光康养”主题,依托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高起点编制旅游规划,高标准打造旅游景区,重点推进普达国际阳光康养度假区、岩神山—莲花乡村旅游区、大田红石榴乡村旅游区、迤沙拉民族文化村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快启动一批星级酒店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承载能力。经过对农家乐的提档升级改造,努力将仁和农家乐(度假村)打造成阳光康养胜地。
新闻推荐
在市中心一家民营企业,人们时常看到一中年女子带着女儿上班。“女儿名叫侯思岑,今年20岁,患有脑萎缩病;中年女子叫何育暄。为方便照顾,单位特许何育暄带着女儿上班。”知情人士说。20岁,本是花样年华,但...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