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果香引来大定单 □本报记者 贺欣文/图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1-07-19 18:42   https://www.yybnet.net/

进入7月,正是芒果、石榴相继成熟的时节。记者在仁和区大田镇、总发乡看到特色农业产业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客商一次下了500吨定单

站在大田村观景台远眺,漫山遍野的石榴树硕果满枝,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结的石榴个头大,品相好,估计能卖个好价钱。”大田村街三组的余树红正忙着给石榴套袋,他估算了一下,“3亩多石榴要卖3万多元。”

“经过20年发展,石榴已成为大田镇的支柱产业。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石榴,年收入五六万元的农户很普遍,有的甚至能达到10万元以上。”大田村村主任田庆贵告诉记者。

大田石榴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三期农业综合开发,石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上升,“一乡一业”的产业优势基本形成。目前大田镇石榴种植面积1.7万亩,产量757万公斤,产值超过2400万元,农民种植石榴的收入已经占到全镇收入的60%以上。

石榴产业从无到有,从当初小范围试种到如今大规模种植,回忆起当初村里发展石榴的经历,干了12年村主任的田庆贵记忆犹新:“那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1990年以前,大田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吃饭倒是不愁,就是囊中羞涩,一年到头手里没有几个钱。”

1990年,镇上号召农户栽种石榴。由于当时石榴在大田是新生事物,农户积极性普遍不高,就连村组干部都心存疑虑。

余树红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试种了1亩多石榴树,经过三年粗放式管理,竟也收获了2000来斤石榴,收入900多元。

“种石榴比种庄稼划算多了。”初尝甜头的余树红把5亩多地全种上了石榴,同组的农户也纷纷开始效仿。

目前大田村的石榴产业,已经从最初的30多亩发展到1800亩,平均每亩收入在1万元左右,年人均收入由以前的1200元达到了7000元。

自从种上了石榴,余树红家的日子就像是石榴花一般越来越火红:修起了两层楼的砖房,添置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存款数目逐年递增……

在大田村,像余树红这样的石榴种植户非常普遍,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带动了村民致富。从前一到农闲,青壮力纷纷外出打工挣钱,现在不仅自家石榴地里的活儿忙不过来,每年还得请人来梳果、打药,个个都成了“高级农民。”

大田石榴也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今年5月下旬石榴刚开始坐果,田庆贵接待了一位来自成都的客商。“客户指定要收购我们村的石榴,当时就下了500吨定单,这个量相当于我们全村一年的产量呐。”

而这么大单的预购,是田庆贵往年从来没遇到过的事。“这充分证明了大田石榴的市场竞争力。”

10万元年收入一点不稀奇

芒果是总发乡农村经济支柱之一。如何做大做优做强这项支柱产业,一直是总发乡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点。

近年来,经过政府引导扶持,总发芒果种植面积大增,从2005年的4395亩发展到目前的18000亩。

总发芒果发展得较早,但很长一段时间,芒果种植一直处于初级模式,见效慢,产量低。如何提高芒果产量和优质商品率,让芒果种植农户增收致富,成了政府前些年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形成大产业,面积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市场销售是核心。全乡上下逐渐达成共识:加强农业科技引进推广和服务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总发乡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做强特色农业,助农增收的路子。

立新村立新一组的芒果种植户李玉清对此深有感触。他家从1996年就开始种植芒果,如果说前期还只是依靠自身摸索发展,后来进入规模化种植则离不开政府的技术扶持。

“2000年前后,我们组的‘三面光\’沟渠改造完成,解决芒果缺水问题。2005年,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成立。我家的芒果产量是一年比一年多,生产管理技术也有了大的提高。”

这里面,市、区农牧局、科技局的专家功不可没,甚至有的农技员长期蹲点总发,随时为种植户排疑解惑。

不仅如此,总发乡还大力培育本地营销经纪人和销售组织,确保全乡芒果产销健康发展,实现产业持续发展,群众不断增收。

如今,李玉清家的10多亩芒果每年收入五六万元,早已步入小康家庭。 

“以我们组来说,绝大多数农户都种上了芒果,家庭收入的70%来自芒果。从前一户的年收入最多不过1.5万元,而现在10多万的也不算稀奇。”洪云芒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杨万洪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杨钰莹深居简出拒绝复出

杨钰莹曾是歌坛红极一时的玉女歌星。1994年,她与比她小一岁的赖文峰“一见钟情”。1998年,杨钰莹与赖文峰分手,并悄然淡出歌坛。赖文峰是赖昌星的侄子,“远华红楼案”爆发后被捕入狱。受这段感情...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果香引来大定单 □本报记者 贺欣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