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公现场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法治文化展厅叶能希本报记者陈博文/图
在今年出炉的《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五年三步走”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紧紧契合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法治需求,围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均等化的公共法律服务的现实需要,构建“纵横相连、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三维”公共法律服务布局。此外,《规划》提出“一年一变化”的战略部署,2018年要在建设全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有新变化。
而这个新变化扎扎实实体现在了金堂。金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从300平米增至1000平米,并实现了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21个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2社区(村)法律之家全面建成;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一大批服务项目得以升华……这些变化使金堂的法治建设基础日益稳固,全面保障了“金堂人”的民生法律需求,更为加快建设成都东北门户和东成都主城区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线三端三实体 公共法律服务新突破
今年的“12·4”国家宪法宣传日,金堂积极依托“宪法宣传周”打出“公共法律服务”名片。当天,53名小学生来到新建成的金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参观,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中心职能和窗口服务内容,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与威严。
新建成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00余平米增至1000余平米,今年10月底正式全面投入使用,中心主要由规范化法律援助接待受理大厅、公证办理大厅、社区矫正中心、法治文化展厅等部分组成,文化展厅运用雕塑、石刻、木刻等多种方式展现法治文化主题,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融入“鳖灵拓峡传说、治水用水历史、中国书法之乡”等古今人文元素,布置竹简造型篆刻的《法治金堂赋》《看见法治金堂》照片墙、“治慧新语”、法治先贤文化墙、法治时间轴、法治休闲区等法治文化设施,全方位展现了具有金堂特色的法治文化。
该中心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重点)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基本功能定位,优化整合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一系列为普通大众服务的民生职能,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办理的便捷。另外,该中心还制定了《金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制度》,涵盖窗口工作服务规范、档案管理规范、投诉处理等内容。此外,中心建立了“每周要情数据”报送常态机制。记者从12月第一周报送的数据中看到,法律咨询为51人、法律援助11件、调解案件57件、办理公证82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总数据也实时更新,了解各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广大老百姓的法治需求量也做到了即时掌握。据悉,目前金堂县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工作量排全成都第一,办理公证案件数排全市第六。
记者还了解到,该县以司法所为依托,全面完成土桥、福兴、竹篙等21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并全面建成十里社区、龚家村等23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是金堂“一线三端三实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中的“三实体”。另外,“一线”即“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长期以来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三端”即“金堂普法网”“法韵金堂微信”“法治金堂微博”,指尖上便能获取最新法律资讯。“一线三端三实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基本建成,让“金堂人”的法治获得感和满足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创新人民调解模式 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调解是法治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矛盾纠纷不上交、不出村(社区),基层调解组织和体系是否完善至关重要。当前,金堂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规范,已建立了县人民调解员协会,组建了医调、交调、消调、建筑调、信访调、价格争议调、劳动争议调、物业调等12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格。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正式成立的价格争议调解组织(本报今年10月10日曾专题报道)在人民调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道,“矛盾纠纷的发生往往是一方的人身和财产受到另外一方的侵害,双方围绕经济赔偿所产生的争论。因此,涉及的财务价格认定是否准确,就是调解员能否在公平公正原则下主持调解的关键。”所以,价格争议调解组织在开展涉财纠纷调解前,先在县发改部门指导下依法对价格进行准确认定,并以这个为基础展开调解工作。“说事评理”是近年来金堂推广力度最大的调解举措。借用基层大众的力量,讲事实说道理,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而在该县赵镇三江社区创新试点的“院落互助联盟”,又是另一大矛盾纠纷调解模式,该模式通过引导居民参与自治化解“小纠纷”,尤其是涉及民生类的物业纠纷、邻里纠纷等,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口多的老旧社区、院落,在三江社区试点以来,处理居民“小事、难事、烦心事”500余件,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实现矛盾不出院落。
据统计,近三年以来,金堂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3866件,调解成功3833件,其中包括涉军、医患等重大复杂纠纷77件,推动了社会平安和谐。
■深化法援与公证 服务“东进”主战场
和人民调解一样,法律援助与公证行业也是重要的民生法治保障。在法律援助方面,金堂积极延伸法律援助触角,构建了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县级规范化法律援助接待受理大厅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建设有序推进,今年已全面完成官仓、淮口、云合、金龙4个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此外在金堂监狱、县人社局、县妇联、县残联、县人武部、县法院、看守所、工业园区等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4个,形成了法律援助平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交叉的新格局,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据统计,今年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38件,完成省民生工程目标的160%;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7809件,完成目标的126%,受援总人数达9085(人次),完成目标的126%。
坚持开展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等专项行动,三年来已成功办理农民工劳资纠纷案件591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试点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切实发挥了法律援助人权保障作用;出台了《金堂县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细则》《金堂县案件质量管理办法》,推动援助案件办理规范化、优质化。
在公证服务方面,通过印发《金堂县公证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激发公证活力,提高公证服务水平,2016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公证15000余件,2018年公证案件实现大幅度增长,从改制前的每年4000余件猛增到7000余件。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该县“东进”主战场淮州新城发展,公证业务窗口入驻到了这里,在深化公证业务服务棚改拆迁、房屋预售等重大领域,进一步提升公证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
■线上线下结合 拓宽法治宣传新路径
随着“七五”普法工作迈向深入,全面推进基层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平台建设,232个社区(村)法律之家全部完成挂牌运行。今年,淮口镇龚家村、五凤镇五凤溪社区两个一级“社区法律之家”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圆满完成市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持续开展“法治大讲堂”,着力推进精准普法;2016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法治大讲堂7872次,印发“法律七进”普法类读本10万余册,直接普法服务24万余人;试点“法治副书记”工作,在基层依法决策上取得良好效果。
专题普法活动方面,在“12·4”国家宪法日及其他12个重大时间节点集中开展“1+12”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强化宪法宣传教育,开展了宪法日“法治跑”“法治文艺演出”“公园骑行”等活动。据统计,三年来共开展宪法宣传活动30余场,推动全社会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强化领导干部会前任前学法制度,截至目前,县四大班子会前学法100余次,各级党委(组)会前学法1420余次,切实提升全县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推进青少年学法用法,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开展“法治课赛课”“模拟法庭”等活动294次,切实提升全县青少年法治意识,三年来共开展各类专题普法活动780余场。
在普法路径上,从过去的走街串巷发展到现在的全媒体推送。通过“两微两网”新媒体普法,开展普法微电影、微视频征集,编印《金堂县法治文艺作品集》《法治金堂普法报》《以案说法读本》等普法文艺作品,推动线下传统宣传与线上知识问答、H5动画普法方式深入结合,有效拓宽普法工作路径。三年来,新媒体平台累计发布普法信息3900余条,总阅读量为25万,荣获“2016年四川司法行政系统新媒体影响力十佳”,《法治金堂赋》网络阅读量超过28万人次。另外,针对国家公职人员这一重点对象,创新开发了学法用法网上考试系统,实现公务人员年度学法考试全覆盖。
新闻推荐
地契中的宗族社会契约中都要提到乡邻无人承买的情况(图中画框处)。契约中追述土地来源(图中画框处)。成都市龙泉驿区...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